翻新时间:2023-05-23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探析
【摘 要】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本文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行探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整合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变革。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原本单一的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的视觉化、多样化,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发展更加的直观,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课程标准也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实质性地成为数学课程教与学的必要工具,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学好或教好数学课程的必要条件。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融入利用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从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课时,安排学生到机房进行上机操作,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数学软件探究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通过亲自动手绘制对数函数的图象改变a的大小,认识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对数函数的性质;还有的学生进一步探究出了指数函数图象与对数函数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求知欲望非常强。因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使思维“可视”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效的概念与能力。它能够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等。学生可以达到传统途径下无法实现的领悟层次,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和直觉思维。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传递动态使思维“可视”,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供直觉材料,为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猜想、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猜想论证、探索与推理、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解决、计算与检验等,从加深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互相启迪中磨炼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
三、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一些反映数学应用的专题课程,即把数学应用教学当作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数学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平常的数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创造中建立问题的模型,通过研究模型而解决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人们解决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简捷、廉价的手段。例如我在算法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尽可能上机尝试,上机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算法的兴趣,不但可以检验算法的正确性以及算法的好坏,而且还可以通过改进算法而引起学生对算法的更深入思考;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图表、图像等还可以进行模拟实验:如利用几何概型,并通过随机模拟方法可以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数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前景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机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高等函数的图象更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创设出直观、生动、形象的感知情境,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譬如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关于直线y=x对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对称美,体现了学生的审美观。使学生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课改下数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提供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得到提高。信息技术能够提供自动推理和符号演算的环境,有助于抽象思维的训练;信息技术也能提供动态的三维智能作图环境,有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整合起来,并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才能真正达到课堂的高效。
参考文献:
[1]叶尧城主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环境
- 童年的回忆
- 第一次改变了
- 我有一盒彩笔
- 看礼花
- 《纸飞机》观后感
- 十大谋士之诸葛亮
- 课间十分钟
- 我也是富翁
- 向命运挑战的人
- 我喜欢的一个人
- 红梅公园游记
- 地球母亲的诉说
- 一个难忘的晚上
- 因为拥有所以我快乐
- 浅谈高台县西腰墩水库至侯庄村段黑河河道治理措施
- 成长互助小组在高职护理学生实习管理中的运用
- 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 青岛市201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 高速公路交通设施对驾驶人动态视觉特性影响分析
- 应用型本科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学教学探索
- “生”惹出来的疾病
-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学生行为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及利用的策略研究
- 过控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 B2C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顾客体验模型研究
- 高职生创业意识研究及培养策略
- 乙肝病人牢记三招:让肝癌离你越来越远
- 林黛玉进贾府
- 《宽容》序言
- 2012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学案
- 成章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自检试题及答案
- 【语文】写作深刻三步走:想远、挖深和说透
- 苏教版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教学案)
- 苏州园林
- 2012年高考语文精题分解_词语1(成语、熟语)
- 材料作文“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 最新作文辅导系列教案:象征寓深意,委婉书心曲
- 最新作文辅导系列教案:转折出故事,悬念兴波澜
- 小石潭记
- 成章中学201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2012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如何写好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