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巧用课文插图,呈现精彩课堂
课文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绝不是一种点缀和装饰。插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挖掘文本主题,培养其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如何合理地运用插图,实现学生和插图的亲密对话呢?
一、巧用课文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教材中一幅幅精彩的插图,往往有着鲜艳亮丽的色彩。心理学的大量实验证明:色彩能通过视觉感知而影响人们的心理,鲜艳的色彩会令人兴奋、令人愉快。因而,有些插图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利用课文插图,理解疑难词句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课文插图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大有作为。如,《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讲到北京夜晚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我用到了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插图感受北京夜晚的美景。在后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中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等词语,我也运用了课文插图。例如,在学习“华灯高照”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从图上找到整齐排列在路边的灯,引导学生懂得像图上那样高大而放着光芒的灯就叫华灯,它们居高临下地照射着路面就叫高照,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巧用课文插图,拓展丰富想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鼓励学生根据图意进行联想或想象。如《丑小鸭》这课有三幅插图,分别画的是丑小鸭出生时的情景、丑小鸭受到打击与歧视离开同伴的情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样子。当看到丑小鸭离开时,引导学生看图,看丑小鸭一个人离开时的孤独,让学生想象这个时候,你想对丑小鸭和它的同伴说什么。后来当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它看见自己的样子又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通过插图的比较,展开想象。
四、运用插图,帮助学生复述背诵
“记忆是智慧之母。”的确,记忆是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词句、加深理解课文、积累知识、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要求背诵,对于一些学生会有一些难度。课文中的插图,既反映课文内容,又突出课文中心,是帮助学生记忆的好材料。
参考文献:
江国军,毛春林.巧用插图,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语文教学之友,2008(1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筝
- 雾娃娃
- snake(蛇)
- 这种愉快只有我知道
- 拍电视
- 第一次乘飞机
- 读日记
- 蜗牛的收获
- 妈妈的爱
- 小鱼和小河
- 春天
- 美丽的汤逊湖
- 压岁钱
- 妈妈的爱
- 快乐的儿童节
- 水利工程可比成本计算方法探讨
- 压力水管补漏新法
- 浅谈用三维计算法和微分法计算淤地坝坝体工程量
- “三五”至“五五”期间的水利建设经济效益
- 橡胶坝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 低水头水电站枢纽拦河闸消力池优化设计
- 水库工程资产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
- 水利工程结算工程量的计量审核注意事项
- 浅议水利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技巧
- 在清单计价方式中的人工费的取费问题
- 给排水工程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
- 如何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
- 止水带施工方法
- 中小型水利工程投标对策分析
- 试论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分析
-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一夜的工作》(二)阅读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意思
- 《凡卡》重点字词梳理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梳理
-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作指导
- 《一夜的工作》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讲义体味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老师语录
- 《一夜的工作》(一)积累篇
- 《凡卡》老师语录
- 《凡卡》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整体阅读感知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问题探究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讲义讲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