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读转化促进思维

以读转化促进思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2

以读转化促进思维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笔者尝试着把阅读渗透到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来,有人以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专利”,这实是偏见,阅读既可姓“语”,又可姓“数”,只要好好地开发利用它,它就是我们很好的助手。因此,笔者摸索出了一条“以读转化”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把题中省略部分读出来

好多问题在叙述的过程中,都有省略的现象。因此,碰到这类题时,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把题中省略部分读出来。如,“有20筐苹果共重540千克,如果每筐苹果多装,只要多少筐就可以装下这些苹果?”一读完题后,好多学生举手了,我叫起了其中的一位,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说第一步要把540+540×,然后再把540除以第一步的结果,我问其他同学同意她的意见吗?竟也有位数不少的同学同意。我又问540+540×是根据哪一句话列出来的?他们都说是“如果每筐多装”。我说,你们能否把这句话读完整?是谁比谁多装?学生都试着读了起来,有几个急性子的脱口而出:“如果每筐比原来每筐多装”。这时学生对解题思路一目了然:先求出原来每筐的千克数,再求出现在每筐的千克数,最后求出现在需要的筐数。把省略部分读出来,看似在“修修补补”,实是在把已有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化,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去掉了题目的“伪饰”,是非曲直便自在其中了。

二、从转换思考的角度去读

有些题目,不以分数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而这些题用“比”的知识来解又颇费周折,但如将题中的“比”转换成分数来解,则易如反掌。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就引导学生把“比”转换成分数来读。如,“工程队修一条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2 ∶ 5,如果再修24千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笔者先问学生:“会做吗?”大部分学生都摇头,笔者又说:“你们把题目里的比改成分数来读,看行不行?”学生讨论后认为应该这样读:“工程队修一条路,已修的是全长的,如果再修24千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会做了!会做了!”惊喜声响成一片。学生学习的成功,可以使其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三、用类比思维的方法读

类比思维是要从解决的问题,联想到与它类似的一个熟悉的问题,用熟悉的问题的解法来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李老师有若干元钱,若全部买笔记本可买15本,若全部买钢笔可买10支。如果他购买的钢笔和笔记本同样多,钢笔和笔记本各应买多少?”这道题如果把总钱数理解为总工作量,把带的钱可买15本笔记本和10支钢笔理解为甲、乙两人单独完成总工作量需15天、10天,那么这道题就可以这样读:“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0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如果撇开题目的具体内容,那么这道工程问题的结构与原题完全相同。通过改读后,学生容易理解,并能正确解答。“条条道路通罗马”,类比思维好比在众多通往“罗马”的道路中,找一条自己比较熟悉、顺脚又对头的路而已,所谓“轻车熟路”大概是指此吧!

“以读转化”的方法,它表面上很简单,不过是“换一种读法”,但“换一种读法”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都主动地参与了进来,问题由隐到明,“真相”(答案)也便大白了。虽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靠读来解决,有的需要通过画线段图等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但是笔者认为学生有了良好的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对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丰富他们的技能、技巧,甚至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都是极为有益的。

参考文献:

[2]王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尽情绽放[J].读与写:下旬,2013(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童年(3)
难忘的童年
难忘的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劳动委员竞选发言稿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
难忘童年
难忘童年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一封信
难忘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6)
难忘的童年
难忘童年
工程设计管理部岗位职责
建筑设计常见的错误详解
工程质量不是儿戏、不是空谈
地面与楼面工程质量预控
浅谈工业厂房的防爆设计
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如何使车库设计经济实用一些
门窗工程通病及治理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美国建筑企业ERP应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阶段风险分析
门窗工程质量预控
浅谈混杂建筑是否为环境和谐之音
浅谈国产CAD厂商之间的合作
城市规划与建筑节能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