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2
浅谈当地文化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涪陵文化是涪陵人自己创造的财富,只有让儿童认知当地文化,才能够创新涪陵文化。涪陵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涪陵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有神秘灿烂的巴枳文化、世界一绝的白鹤梁题刻文化、名扬四海的榨菜文化等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有利于开发课堂教学的当地文化元素,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文化融入美术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文化的熏陶,让当地文化助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让学生了解巴枳文化,为美术创作增加文化内涵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美术文化理论的水平在指导学生的绘画创作上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要以最大的热情了解当地文化,才能在教学中驾驭教材、理解教材。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讲解一些有趣的巴枳文化有关的故事,比如,巴国的历史、巴枳文化的兴起,让学生稚嫩的心里觉得我们涪陵有自己的文化,他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各级各类的美术绘画比赛中,作为指导老师,我会进一步了解当地文化与绘画主题的融通性,从而让学生从事绘画创作,为美术创作增加文化内涵,也让学生与家乡进行了一次情感交流。在涪陵小学美术作品创作中,城四校秦霞老师指导的以涪陵榨菜文化作为背景的泥塑创作,多次获得重庆市一等奖,在创作中,主要以涪陵榨菜文化(涪陵特色产品榨菜为源头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总和)为创作背景,描绘了制作榨菜的过程,制作榨菜时涪陵人民的勤劳,这样的美术作品值得我们大家的学习,也说明了儿童画作品不只是技能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作品中能不能反映出文化内涵。
二、有趣的课堂为学生创设有文化的空间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融入与课堂有关的当地文化,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我在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回家的路》,首先就设计让学生了解涪陵的地图、涪陵的城市规划、涪陵重要的建筑物及地名,学生也特别有兴趣,这样为后面设计回家的路打下基础;在上《儿歌变画》一课时,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本校校歌,让学生感受那属于自己的歌曲带来的成长故事,体会学生快乐带来的美感。听完后,学生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我在操场上玩的场景,老师,我看到了南门山下的学校,这些与生活相关的美术教学,使得美术课成为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动物的故事》一课中,结合了白鹤梁题刻文化,让孩子们讲一讲游览白鹤梁后的感受,从题刻内容中的石鱼水文,到人文集萃,白鹤梁这座世界唯一的古代水文站再现在课堂上,孩子们更加觉得自己家乡的了不起,学生对鱼形象的再现,以故事性的画面进行绘画创作,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享了涪陵文化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涪陵当地文化的熏陶下进行美术学习,学生通过了解涪陵文化更能够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到快乐;美术可以为每个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美术课加上当地文化的支撑,让孩子们从身边感受到美术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当地文化的一种美术创新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我能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我能
- 提篮春光看妈妈(8)
- 我能
- 怀想天空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袋鼠族忧思录
- 提篮春光看妈妈
- 怀想天空
- 放孩子一条生路
- 我能
- 水利工程检测工作总结
- 某码头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 北江大堤西南水闸渗流分析
- 垂直角观测(三丝法)
- 洋河水库大坝加固工程砂砾料碾压试验研究
- 用碾压试验优化土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 浅谈阿舍勒铜矿35kV临时变电所的设计与施工组织
- 某排洪沟工程施工方案
- 关于石门水库坝前清淤存在的问题及拟定施工方案
- 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标段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 水库工程施工标反滤料填筑碾压参数的确定
- GPS时钟服务器在水利泵站SCADA系统中的应用
- 江西致洪暴雨天气特征分析与流域洪涝预报研究
- 浅谈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
- 潮安县官塘桥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工模
- 《司马光》教学重点
- 《司马光》随堂练习:提高篇
- 《称象》重点问题探究
- 《司马光》考点练兵(二)
- 《司马光》考点练兵(一)
- 《司马光》教学难点
- 《司马光》相关资料
- 《称象》整体阅读感知
- 《司马光》整体阅读感知
- 《司马光》随堂练习:巩固篇
- 《称象》考点练兵:积累篇
- 《司马光》教学目标
- 《司马光》重点问题探究
- 《司马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 《司马光》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