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习本章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认识。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并说出两者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流程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并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导入:PPT展示埃博拉病毒的图片和埃博拉患者的图片,同时介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症状,传播途径:体液传播,致死率:50%,(4级),艾滋病(3级),分子组成:RNA病毒(单链容易变异)(创设情境引出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关爱艾滋病,珍惜生活)。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展示以下问题:
(1)免疫系统包括哪三个部分?
(2)免疫器官有哪些?
(3)免疫细胞有哪些?T细胞和B细胞成熟的场所相同吗?
(4)免疫物质有哪些?
指导学生归纳免疫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并展示口腔中的扁桃体,骨髓和淋巴结图,介绍扁桃体在医学诊断上的作用,展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图,将溶菌酶与溶酶体对比,介绍溶菌酶的产生过程。指导学生一起回忆免疫系统的组成(加深记忆),介绍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道防线:
PPT展示皮肤和呼吸道纤毛图片,向学生介绍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及分泌物)。
PPT展示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杀菌的图片,引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向学生说明(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与外界相通的不是体液)。
(提问)第一、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
(过渡)如果病原体较多,毒性较强,前两道防线难以抵挡,那就要依靠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
展示资料:甲型H1N1病毒引出抗体(病人体内出现的特殊蛋白质)。
(提问)(1)病人体内出现的这种特殊蛋白质是什么,它有何作用?
(2)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这里的“甲流病毒”属于什么?未受甲流病毒感染的正常人体不会出现那种特殊蛋白质,这说明什么?(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
指导学生明白抗原与抗体的概念(结合课本)。
(过渡)靠第三道防线来消灭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如何起作用?(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展示课本中体液免疫示意图,并将各种免疫细胞名称用方框隐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7体液免疫知识。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方框中填写合适的文字。
(2)淋巴因子的作用?
(3)抗体的合成与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4)为什么普通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打而人患过麻疹后会获得终身免疫?
补充引起免疫应答的是细菌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5)布置学生完成体液免疫的示意图(填空)。
体液核心概念辨析小结
①作战武器――抗体(蛋白质)化学本质:蛋白质(分泌蛋白)、(提问)a.抗体的合成过程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b.抗体如何被吸收?
②作战对象―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核心作用:抗原决定簇
a.概念: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抗原;
b.举例: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
③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提问)为什么流感疫苗每年都打,天花只打一次(与记忆细胞有关)?
(提问)抗原――抗体结合完体液免疫就结束了吗?
④吞噬细胞――打扫战场(补充)糖类物质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补充介绍二次免疫: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疫苗的原理)
(过渡)体液免疫抗体都会把抗原消灭吗?病毒躲入碉堡中――靠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
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阅读教材第36页图2-16及第37页第一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效应T细胞的来源。
(2)参与细胞免疫过程的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3)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
(4)效应T细胞会使正常的宿主细胞裂解吗?怎么区分?
(5)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
最后抗原是如何被消灭的?引导学生共同构建细胞免疫概念图。
将碉堡炸掉――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原被削落,抗原――抗体结合)。
没有效应T细胞病毒将大量增殖,联系前面的艾滋病使学生加深对艾滋病的认识。
六、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最主要内容,构建知识网络。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菌,人体依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使我们的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设计理念: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由于本节课出现了很多新名词,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也较难理解,通过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从《乌塔》想到的8
- 观察日记——小金鱼
- 公园的一角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从《乌塔》想到的7
- 从《乌塔》想到的10
- 从《乌塔》想到的1
- 从《乌塔》想到的
- 花花的故事
- 秋色花园
- 暑假郊外秋游
- 我的发现
- 蝈蝈儿讲的故事
-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 我家的猫
- 建筑工程资料员11年个人工作总结
- 现场施工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 房地产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 项目部资料员年终施工总结
- 工程项目经理个人工作年度总结
- 某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 建筑公司合约部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工地土建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工程质检员年终总结报告
- 房建项目经理工作总结报告
- 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 2011年建筑公司资料员年终总结
- 2012年建筑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监理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积累篇
-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 《要下雨了》重点问题探究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
-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阅读篇
-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
-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 《要下雨了》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