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谈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并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新技术革命要求现代课堂教学内容要灵活多样,更贴近学生生活,要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将科学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信息技术成为心理健康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关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代替传统的“一本教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这种趋势是不可抑制的,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智慧,是需要教师积极探讨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运用知识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教材经过一系列改革,教学内容灵活多样,更贴近学生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特点。心理健康课程应拓宽心理健康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科学课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授”与“受”的关系,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必须绝对听从教师,所谓“师道而尊严”,强调的就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性以及和学生地位的绝对不平等。在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和经验传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饱览我国壮丽河山、广阔地域以及各种丰富的资源,准确认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事物,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

如,在教学《探究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区别》时,课本上的内容、文字阐述和图片说明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发现学生对于动物的反射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的探究欲望十分强烈。于是,我充分运用网络教学环境资源的优势,设计出了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前让学生先通过互联网,利用网站的强大搜索功能,下载有关动物条件反射实验的视频,先观看了解,以便课前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中,我把自己从网上下载的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再结合在各类科学网站搜集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向学生解释整个实验过程,最后根据以上的各种信息呈现手段,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实践,课后总结中学生纷纷反馈教学效果好,收获良多。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科学要素的呈现方式

现行的课本教材内容大部分脱离实际,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很难将学生的吸引力从周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转移过来,这无疑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蕴藏于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的科学知识能被学生认识,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加强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如《心理的起源》教学中有一个心理现象起源的探究实验。由于《心理的起源》研究的对象比较宏观,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学习经验比较远,因此,必须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原这些事实的真相,才能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人类历史上已取得的研究成就浓缩进教室,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几秒钟之内,能对古人已取得的成就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了这些思想基础,才能继续后面的探究实验。

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打破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手段,使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加接近现代科技和科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富于表现力,但是我认为一节好的课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教师课件的表现力上,而应该同时是教会学生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寻求答案。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电脑操作方法和一些程序的使用方法,当然也包括如何上网查找资料。现代教材中虽然有些不足之处,但还是存在很大的灵活性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只是通过教师讲授。我们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学科中强大的网络媒体,利用学生的上网技能,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课题的研究方向上网寻找相关的教学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科学的网站供学生参考选择。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换另外一种教学思维方式,在极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在教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将探求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到实践中,他们才能受益无穷。多媒体技术的适时出现,正好满足了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学生利用这种网络技能进行人机对话、搜索引擎等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学科知识,以此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通过语音、QQ聊天、微博求助、朋友圈展示等方式探求新知,扩充眼界,寻求高人相助,弥补个人局限。也许这种方式不是万能的,也有它的弊端,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自行获取新知,短时高效获取最有用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课堂应突破传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接受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开阔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艺术,促进现代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2]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鸡和小鸭
吹泡泡
设计美丽的公园
团结起来力量大
小蝌蚪的一家
狐狸的谎言
参观灵泉寺
狐狸的谎言
观猴
小帮手
快乐的日子
奇怪的事情
秋天到了
好孩子
风景秀丽的庐山
品读自然之乐 感悟现实之忧
善于捕捉学习信息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限时讲授”
对阅读教学中“热”现象的“冷”思考
引发合理想象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启发学生通过计算推导数学规律题的策略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计算与解决问题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化学课堂的“读议验写”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要“导”在“点”上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实现德育有效渗透
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
语文对话教学“满堂问”现象分析及问题设计对策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建议教学反思
《称赞》教学设计
云房子
荷叶伞
第九册口语交际- 作文(六)精品教案A
回顾·拓展六“日积月累”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林海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六教案三教学反思
回顾与拓展六-精品教案
211回顾·拓展六教案一教学反思
荷叶伞
211回顾·拓展六教案二教学反思
第九册口语交际 习作六第二课时不错教案B
第九册口语交际 习作六第三课时习作讲评C
五上回顾·拓展六教材分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