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比喻说理铸造美好篇章

比喻说理铸造美好篇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比喻说理铸造美好篇章

今年笔者参加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阅卷,发现学生的高考作文大多选择议论文文体。但是很多学生的议论文给人说理浅显、理论抽象、论述无层次、论证手法单一的感觉,所以这些议论文普遍得分比较低。众所周知,“得作文者得语文天下”,训练议论文写作便成了很多教师作文教学的重点。

大多数教师在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时,一般推荐学生使用常见的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这些方法是议论文写作时比较传统、经典的论证手法,但笔者觉得,除了上述这些论证法,学生应该学会并巧妙使用比喻论证法,让比喻论证法成为学生议论文中的一抹新绿,成为议论文中的一抹灵气。

江苏省的《考试说明》写作基础等级中,要求议论文说理充分。发展等级为“中”,要求议论文说理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巧妙适量地使用比喻论证法,会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

一、比喻论证法的内涵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比喻论证是一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中的比喻为了论证生动外,更重要的是它要进入论证过程,作为论据来证明本体(论点)。借助具体生动的比喻来论证抽象的道理,是要起证明作用的,要一经比喻道理就十分明了。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中在证明“怎样拿来”时,固然可以用很多文字阐述,但作者仅用“一个穷青年得到祖上一所大宅子,然而该怎样去继承”的比喻就分别批判了对待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徘徊不敢走进门”的是“孱头”,放火烧光的是“昏蛋”,而“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则更是“废物”。

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能浅显易懂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二是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的观点或道理。

二、比喻论证法的特点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随着对比喻论证法的认识逐步深入,学生能发现并概括出比喻论证法的特点:

1. 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一个思想观点(本体);

2. 为自己的思想观点找一个或多个道理一致的喻体。

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站在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示例: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

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

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

3. 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自然界的事物、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作为喻体。

示例:昭君(联想)――曼陀罗花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提示:从身边的事物取材)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掉人生的 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

示例: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虽然并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却平凡得有尊严!

4. 剖析本体与喻体中相通或相似的道理。

示例: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

磨难中的史马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

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

风雪中的苏武――(执着坚守)――不倒的胡杨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真理。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

5. 比喻要扣紧主题。

三、比喻论证法常见模式

学生了解了比喻论证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快速、准确、巧妙地运用。所以归纳总结出比喻论证法常见的适用模式尤为重要。

1.模式一:一本 + 一喻+剖析

“一本”指在论证的段落中拟定的议论文的观点;“一喻”指一个和本体道理相通或相似的喻体;“剖析”指分析本体和喻体相通或相似的道理。

典型语段1: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

――《读“磨脑子”的书》

一本:读好书要放慢阅读速度,要品读。

一喻: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

剖析的道理:“读好书”和“不一口吃完糖果”一样,要放慢速度,仔细品味。

典型语段2:它(“磨脑子”的书)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

一本:会遇到大量困惑和疑问,需要仔细 研读。

一喻: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

剖析的道理:读“磨脑子”的书和“啃骨头”一样费劲,却别有一番趣味。

学生在掌握了比喻论证法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很快能够找出这些语段的“本体”“喻体”“剖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初试牛刀”,以下面一则材料做喻体,找出它可以论证的观点。

材料:蝴蝶要历经从卵到毛虫再到蛹等多次不同的生命磨难,才能最终破茧而出变成蝴蝶,绽放美丽。

观点:人的一生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挫折、失败,才能最终使自己坚强成熟,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2.模式二:一本 + 多喻+剖析

“一本”指在论证的段落中拟定的议论文分论点;“多喻”指用两至三个比喻;“剖析”指分析本体和喻体相通或相似的道理。

典型语段: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一本:人不能让高洁的品质蒙受污浊的 外物。

多喻:①刚洗过头发的人会弹去帽子上的灰尘;②刚洗澡的人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

剖析的道理:人的身体不愿意蒙受外界的尘垢,人的品德不能有一点的瑕疵。

巧妙使用比喻论证法,能让道理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倍增。但是笔者也要提醒大家,比喻的双方由于只是在关系或者道理上有相似性,它们之间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因此任何比喻都不是完美的,而是有缺陷的。要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比喻论证法,一定要把它和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等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奶奶
我终于“打败了”爸爸
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
我的小伙伴何晨宇
朋友的力量
我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迎春花
晚霞
我的作业本为什么这么脏?
给表姐的一封信
小鬼当家
游宋城
问题
我和风筝一起飞
大熊猫
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论文
国际政治家的肢体语言及其含义的探析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需加强的方面论文
中西部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和对策
完善药品托管的财务管理措施研究论文
医院财务管理应集中管理收入论文
实行分权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以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医院财务管理有效途径论文
关于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
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论文
加强财务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范文:信用保险
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金华地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赵威后问齐使》教案
名著推荐与阅读——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茶馆(节选)
《我的老师》说课稿
人教版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三块钱国币
浦沿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全国各地2011-2012学年度七-九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小狗包弟
罗密欧与朱丽叶
永嘉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