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让完善制度成为习惯

让完善制度成为习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9

让完善制度成为习惯

一本有关制度研究的书中提到,制度的最高境界是习惯,“当我们能自觉自愿,不要强迫就遵守制度与规则了,那么,文明素质就真提高了,社会自然而然就和谐了。在秩序中享受自由,在自由中遵守秩序,那是一个全新的境界”。我由衷地认同这句话。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多年来,我对幼儿园制度建设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始终坚持用改革的勇气与实践的智慧,在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让完善制度成为习惯。

一、让制度的变革成为园所的工作习惯

几年前,在我园,新同志担任管理工作后,如果工作上出现问题,在查找责任时他们常常会说“原来的制度就是这样”,认为一切责任都在“原来”,自己只是“原来”的旁观者。这让我认识到,在制度的研究创建中,首先要优化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于是我带领大家学习、讨论、交流,达成了一些共识:

制度不是僵硬的,是活跃而生动的,是可以赋予其生命的。

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能顺应园情、促进发展的制度。

管理者要认识到制度的优劣没有历史的责任,只有今天履职者的义务,舞台给了自己,手术刀也应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样的共识下,幼儿园制度的动态变革有了土壤,做法上也不断创新。

对现有制度的审视、分析与调整,是学年工作中同规划总结一样必需的任务。

制度的调整与完善不再是管理者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研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我们精心设计,高效组织年度制度研讨会,对制度研究的目标、方式、重点作精心策划,充分倾听民意,广纳良谏,避免就制度谈制度,从需要、从园所发展效益上追踪现行制度的缺陷,然后予以调整。

在每一学年末,幼儿园都会召开“班组长总结会”“骨干教师座谈会”“部门工作回顾会”“教研组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年度制度剖析会,针对上一年的工作运行、管理问题与发展进程,研究制度的适宜性与科学性,研究制度实施与年度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在一次以“照镜子、绘蓝图”为主题的班组长大会上,我们以“假如我当园长”为话题,设计了“听骂声(放开批判)――找说法(思想碰撞)――动手术(破除旧办法)――聚新智(设计新制度)”等环节,让大家放下顾虑,“说真话,做真人”。会上,班组长们既敢于批判与剖析现行管理制度的缺陷,又能辩证分析与反思自身的问题,对制度的功能与优劣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年度绩效考核、教师培训办法、教科研工作等制度作了调整。就这样,我们始终自下而上汇集民意,自上而下引领革新,使幼儿园有了对制度动态研究、调整的工作习惯。

二、让制度的创新成为管理者的思维习惯

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不只在教育教学的技术革新上,更在于有利于打造队伍实力、提升保教质量的制度创新上。管理者要善于把握问题的关键,敏锐洞察现象背后的症结,敢于对原有制度“施手术”,形成更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实现与超越幼儿园预期的发展目标。

几年来,我们秉承“信任也是一种约束”的理念,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民主管理”的系列制度:弹性工作制度、学术通风制度、民主拍板制度等。开创了“顺民意、服民心”的管理方法,将制度的功能从“管人”调整到“激发人”,实现了“管理者信任放手、教师自主自律”的目标。

例如,对教师的工作评估,我们以往都采用“四维一体”的办法,即自我评价、管理者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这种方法能较客观地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反馈。可几年运行下来,我们发现,在“评优选先”时,教学观摩任务重、显性成果多的教师经常以绝对优势获胜,而一些各方面发展较均衡或某方面成绩可圈可点的教师却总是与荣誉无缘。通过分析,我们看到,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估细目上,原制度的设计有失偏颇:教师的专业发展成绩记录集中在教学活动比赛、教学观摩、论文比赛、技能活动竞赛等方面,因此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的教师容易脱颖而出,而其他教师的机会就少了。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制度,以尊重个体特质、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我们重建了评估细目,实现了从期终集中评估记录到日常过程评估记录、从重大活动效果评估记录到日常业务参与状况评估记录、从管理者评估记录到业务活动核心参与者评估记录的转变。我们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科研活动中,以简便易行的描述性评价或图表符号记录的方式记录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状况,增加了环境创设、儿童解读、学习材料制作、家长工作、早操编排、节目创编、教育研究、教研活动发言频率与质量等过程评价,让更多的教师受到关注并获得肯定与荣誉的机会。由此,我们还形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库”,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享受园本培训的福利,体验专业发展的成就感。

三、让审视制度成为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管理上,微观的问题背后往往是制度的问题。因此,我园在制度研究中,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问题或差错是表象,制度制定的不科学与执行中的不到位才是根本。我们充分重视每一个问题案例,从出现的问题与差错出发去审视管理制度,将每一个问题案例作为一次审视与完善制度的机会。

比如,当发现“厕所里没纸没肥皂时没人及时续上”“人离开班级时未关灯、关空调”等问题时,我们首先思考的是:相关的制度有没有?如果有,实际的状况怎么会这样?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疏漏?为什么没人发现环节中的疏漏?如果没有,我们就会考虑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我们会在问题中反复审视制度制定是否合理,直接责任人、班组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作用,建立的工作程序与管理秩序是否科学。在将问题与制度相联系的思维习惯中,我们就会经常对原有制度“动手术”,再追求“术后”的进步与发展。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会从问题出发,顺藤摸瓜,找到教学管理中的疏漏,催生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当发现教师的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表中出现的主题与领域课程的课程配置、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失衡时,我们就及时对问题进行跟踪调研,查找到教师对新课改理论运用失调、全面把握课程内容能力不足、实际操作走样等问题。于是,我们跟进拟定并出台了《机关二幼课程标准与管理意见》,规范了各年龄段课程的目标、形态与课程量设置,让教师有章可依、有文本做指导,既加强了课程管理,又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让制度的监督执行成为教职工共同的行为习惯

人们都呼唤与追求“人性化的管理”,但真正人性化管理的基础是制度的完善与过硬,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了硬环境才能实现软管理。我们认定:只有共同制定规则、普遍认同规则、协同执行规则、互相监督规则才能在软的氛围中实现硬的规范。制度的监督执行如果只是管理者的权利,那么,管理与被管理就形成了“以少治多”的对立关系。因此,我园实行了“批判制度――调研制度――商定制度――试行制度――反思制度――优化制度”的制度建立机制,树立“人人都是原有制度的批判者,人人都是制度建设的参议员,人人都是制度落实的监督人”的信条,在共同研究中形成制度。制度执行中,我们努力增强每个人“捍卫制度的尊严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意识,提出“你不守规矩就是破坏了我的公平权利”的口号,“恪守规则,相互提醒”成为约定俗成的责任。例如,在一次食堂的月工作例会上,几位厨师坦诚地向一向表现优秀、受众人拥戴的厨师长提意见,厨师长最近由于忙于照料他还在坐月子的女儿,工作上有所放松,出现不安排自己值早班,不参加送餐与巡餐,有时还偷偷提前下班的情况。厨师长平心静气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并诚恳地向大家道了歉。又如,在幼儿园,我们常能听到一些教师对园长作善意的提醒,“×园长,您没说普通话”“×园长,您的裙子太短了”。我很欣慰,这是一种和谐,一种文化。

为了让大家在执行、监管制度时减少“针锋相对”的情况,我们在制度的执行环节采用了“通风”“曝光”“上榜”等民主监管的举措。例如,建立“弹性坐班时间变更记录公示制”“不适宜做法提示栏”“班级管理金点子榜”等窗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上班迟到早退的没有了;开会时,不和谐的手机铃声、剪指甲声、编发短信的现象销声匿迹了……

五、让对制度的反思诊断成为团队研究的习惯

通过十多年的制度研究,我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教职工也更敬畏、呵护制度了。作为管理者,我们始终认为,再成熟的制度也有不适应的时候,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对现行的制度进行诊断,反思制度是否真正对每个教职工的发展、对幼儿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园的“学年岗位竞聘制”经过了十几年的积累和完善,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制度,成为了我园内部体制改革的亮点。但在一次岗位聘任申请中,我们遗憾地发现,有几位工作勤恳、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都没有申请“高级教师”,而申请了“中级教师”。这几位骨干教师都是年龄偏大、身体较差、家庭负担较重的老教师。与他们交流时,有位教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真想年轻几岁,带着大家干,但自己的身体走了下坡路,没有更多的精力引领大家了。如果继续担任教研组组长,心里很内疚。”这引发了我们对现有制度的反思:在现行的聘用制度中,高级教师必须同时承担“班长”或“教研组长”的职责,要履行牵头做研究的义务。这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发挥示范作用,但要兼做教研管理工作则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过分析和反思,我们将管理岗位与专业岗位分开来聘任,在原来的高级岗位上添加了“研究型”岗位层级,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安安心心地做好教学、研究工作,而年轻的骨干教师则可以竞聘教研组组长等职务。这个改变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拥护。又如,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我园建立了园本情感特色课程。我们围绕幼儿园的核心课程理念、培育目标,按照园本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建立了一整套的课程管理与实施制度。通过不断地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反思诊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师的情感教育理论水平跟不上”“新进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跟不上”“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操作性、指导性上与教师的需求合不上”等。由此,产生了“对园本课程实施中质量管理策略研究”的新课题,新一轮研究从完善课程方案、强化教师培训、丰富课程资源、优化管理策略等方面,逐一解决“应然课程与实然课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追求将制度的改革研究深化到底,让完善制度成为习惯。然而提升管理质量永无止境,因此,我们还将继续探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谁不说俺家乡好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在记忆深处消逝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端午节的起源
风的传奇
太阳帆船
四季家乡
蜜蜂和蚂蚁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渔人和沙丁鱼
创设环境 营造氛围
论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的基本矛盾及对策
低年级作文教学刍议
“有序”让小学数学学习更高效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艺术的融入
“五道杠少年”的网络调查
用小事奠定管理的基础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性研究
在小学语文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趣激画 展现童真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论农村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化学逻辑思维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月亮的心愿》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1
《乌鸦爱妈妈》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月亮的心愿》训练素材
《两只鸟蛋》重难点分析
《月亮的心愿》考点练兵
《月亮的心愿》范文 忙碌的一天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2
《长着翅膀的女孩》
《两只鸟蛋》老师语录
《月亮的心愿》范文 照顾妈妈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梳理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