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
【关键词】体验 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29-01
新课改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最终建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问题解决策略。这时教师的“教”就不再是填鸭式的硬塞,而是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搭建一个体验的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通过观察、感知、分析、判断等数学思维活动,建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置生活情境,搭建思维悬梯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情境设置,将学生的思维进程从7个、17个、80个……逐步拓展开来,让学生认识到,用分的办法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非常麻烦,从而产生了探索快捷算法的内在需求。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产生是源于生活,而且能够利用问题的现实背景来探索和体会算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紧扣难点设问,加强自主探索
小学生认识知识掌握技能的最根本办法,就是亲自尝试,亲自体验。教育的本质,不是“告诉”,而是教师的引领,带领学生围绕难点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基于此,教学时教师要从难点出发,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
通过层层设疑问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了,一步步深入探究,不但能够自主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通过独立思考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从而深刻理解24时计时法的数学本质。
三、善用课堂平台,加强思维拓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是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有效平台。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思维拓展。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时,笔者出示一组习题,让学生思考: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巩固旧知,让学生熟练运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2.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6米,长是5米,宽是多少米?
3.要用一段长16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宽3分米的长方形,该怎么围?
这三道练习题,从三个层次提供给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这一知识的机会,第一道题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公式;第二道题让学生从周长的意义入手,熟练运用计算公式;第三道题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况,加深对周长这一概念本质的理解。
总之,教师只有让学生深入课堂,深入体验所学知识,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更加主动地探究学习,从而深刻领悟所学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乡的小吃
- 谈文明礼仪
- 我的理想
- 书包
- 我写读后感
- 一张稿纸
- 考试(议论文)
- 假文盲
-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 交通安全要小心
- 礼物
- 由一幅漫画想到的
- 西瓜皮能吃吗?
- 小闹钟
- 运动员入场介绍词
-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词汇特点探析
- 浅谈小学生的背诵
-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组织的执行力
- 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 选择性激励在国际环境合作中的新实践
- 关于残疾人就业新模式的前景探索
-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 中职旅游班教学主题化初探
- 浅析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 艺术运用非语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 试论案例教学法对复合型广告人才的培养
- 广西传媒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 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价值研究
- 超稳定结构与当今中国的发展
-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设计
-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设计
- 《信箱》教学札记
- 《信箱》教材理解
-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实录
- 《信箱》片断赏析
- 《在古观象台上》教学设计
- 《信箱》教学设计
- 《信箱》教学设计
- 《激动人心的时刻》课文
- 《在古观象台上》教学札记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学札记
- 《信箱》课文
- 《信箱》教学设计
- 《信箱》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