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浅探

小学作文教学浅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30

小学作文教学浅探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48-02

当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才能上好作文课,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使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呢?这是笔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获得了不少感悟,探索了几种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注重引导,积累作文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并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少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或东拼西凑,说空话、套话,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积累的作文素材太少。为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笔者在每学期初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统一命名为“写作文库”,学生将其随身携带,用来抄录课内、课外发现的美词佳句、精彩片段及美文名篇,鼓励他们时时欣赏背诵。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积累的语言素材,笔者常常和学生比赛背诵佳句,让学生多积累、多交流。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产生了写作的意愿,作文中的语句更加通顺、精彩。在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笔者还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如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等。学生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记录下来,以便作为以后作文的素材。学生观察多了,积累的材料充实了,语言思维也活跃了,作文时也就不再犯难。

二、想方设法,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动力,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变得积极主动,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教师首先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想方设法拉近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可经常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有感情地给学生朗读赏析,用文章的好词好句、优美情景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爱读、爱写的情感。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课上,笔者常常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美文。经过长期积累,学生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读书、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提高。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的机会,笔者经常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就会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此外,对于语言功底不够扎实、文字表达较为吃力的学生,笔者采取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尽可能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表扬他们的成功之处,如给作文写上批语“作文写得有进步噢”“这个成语用得很妙”,鼓舞他们写作的信心。笔者还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及时收集学生的优秀作文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学生写作兴趣浓厚,争着把自己的佳作展示出来,这样不断鼓舞了学生们的作文热情,久而久之,班级里形成了乐于写作的风气。

三、“下水”示范,教给作文方法

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说:“教师下水作文,可以形成一种理想的写作环境。从教师这一面来说,可以增强指导的权威性,而从学生的影响这一面来说,则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学生写作文时,如果能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教师通过“下水”示范,亲身感受学生的写作心理,强于点评赞赏,易于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直观的范文,学生在作文时就会有章可循,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教学语文S版第四册《有趣的作业》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在写话时,笔者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写作练习,笔者先写道:“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有了真切的示范,学生学会了仿写句段,自然能够增加写作的信心,克服了写作的畏难心理,从而积极地挖掘生活素材,为写出好作文打下基础。

四、及时反馈,不断鼓舞作文热情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这提示我们,教师要在作文批改上动心思,使学生在作文评改方面也处于主动地位。笔者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学生往往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他们写完习作之后,甚至连一遍都不读便送上来等着教师批改。笔者在批改时,为了让他们的习作尽遂我意,常常把学生的作文圈点、评改得通篇密密麻麻。结果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反而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对此,笔者改变了原来大包大揽的批改方法,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首先,指导学生自改。学生写好作文以后,笔者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习作多读几遍,从中体会成功的快感,并在读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思维方法,修改不足之处,直到自己完全满意为止。接着,笔者鼓励学生相互交换习作进行批改。学生在互改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把用错的标点、字词,使用不当的语句都改正过来,使文章通顺、明了。改好以后,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学生交流朗读和评价。这种交换批改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的作文得到了及时评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让教师从繁重的习作批改中解放出来。

当然,尽管学生进行了自改和互改,教师的批阅和综合评价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热情,笔者特别重视对学生习作的指导欣赏和激励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正面引导,张扬文章中的亮点和精彩之处,尽可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使用激励性的批语鼓舞他们的创作热情。对于那些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即使其习作内容不够充实,立意不够清楚,但只要是以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笔者都给以鼓励,激发其积极参与的热情。

总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创作的动力。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敢于“下水”写作,有效指导写作方法,巧妙批改学生的习作,及时反馈作文信息,不断鼓舞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就会坚定不移,学生的写作欲望就会日益蓬勃,不断拓展思路,提高写作水平,使优秀作文层出不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过三米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睦邻卡
小镇的成长
社区植树
我是社区小主人
续写《孔乙己》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流浪的二胡
续写《孔乙己》
住在A座的人
续写《孔乙己》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我们的社区
社区变了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健康的空间规划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城市景观规划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行道绿化设计
《小英雄雨来》美文欣赏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问题探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老师语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美文欣赏:妈妈的礼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趣闻故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积累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英雄雨来》训练素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美文欣赏:养花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堂练习:提高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阅读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