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更多“做孩子”的机会
翻新时间:2023-08-05
给孩子更多“做孩子”的机会
“未老先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如此阐释儿童成人化的后果,“生活在一个成人化的社会,儿童要保持‘童真’就变得非常困难。与父辈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孩子们少了玩耍的时间和与同龄人亲密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的生活。”“每个人的身世中,都有一段称得上‘伟大’的时光,那就是他的童年。孩提的伟大在于,那是个怎么做梦都不过分的季节,那是个深信梦想可以成真的年代。对儿童成人化塑造,乃这个时代最蠢的表现之一。”散文家王开玲曾如此讲述童年的美好。
“教育是为了人的精神发展。对于孩子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捍卫和留住童年。”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道认为,社会和家庭必须树立“尊重童年”的观念,“一个人对于人生的美好、憧憬往往在童年时代奠基。童年的特征就是不成熟,如果人为催熟,反而适得其反。媒介和父母要屏蔽一些对儿童有害的书籍、影视、环境,学会敬畏童年”。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有一种‘捍卫儿童’的意识。”孙云晓与他持同样观点。他同时建议,“在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首先要保证孩子们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这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的最基本条件。此外,学校和家长要尽量给孩子,特别是低龄儿童自由玩耍、独自探索、观察大自然、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更多‘做孩子’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天性,也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泪水的声音
- 恐龙药丸
- 童年趣事
- 比赛
- 读后感
- 母爱无垠
- 海底部落
- 奶奶我想对您说
- 母爱
- 奋不顾身的身影——郑中华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时光倒流机
- 聆听亲情的声音
- 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 母女情
- 绩效管理中绩效辅导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保险保障基金制度辨证评价
- 美国团体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青岛市儿童服装质量状况分析及对策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 医学美容实训规范化整合模式的构建研究
- 农村金融服务抑制的原因与突破策略
- 泛发型皮肤环状肉芽肿一例
-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
- 论招投标机制在工程保险中的运用
- 微创持续负压抽吸术清除面部填充剂的效果探讨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及对策
- 费用控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
- 膝关节腔积液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 中国当代诗四首
- 数字杂说
- 海滨仲夏夜
- 《归去来兮辞》学案
- 再别康桥
- 赞美(穆旦)
- 《鸿门宴》学案
- 《短文两篇》——《我为何而生》《〈鲁迅诗稿>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阿Q正传
- 《过秦论》学案
- 济南的冬天
- 春
- 海滨仲夏夜
- 联想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