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巡视中发现、解决问题

在巡视中发现、解决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5

在巡视中发现、解决问题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最终落实在一日保教活动中,而保教质量的提升需要园长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带领教师真正落实“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巡视是园长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和幼儿的发展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年来,我坚持每天巡视,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状态、孩子的状态、环境创设等进行视导,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保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发生在我巡视过程中的几个故事。

终于成功了

早饭后,我走进一个中班。一个女孩正在活动区摆弄多米诺骨牌,她准备把多米诺骨牌挨个等距离地放在画有“∪”的纸板上。在放置转弯点时,她皱了皱眉停了下来,然后一推排头的骨牌,直排的骨牌就依次倒下了。这一情景连续重复了多次,班里教师只是看了看就离开了。女孩在地毯上呆坐了一会儿,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又开始放慢动作操作起来,当放置转弯点时,她又停了下来。这时,我一边示意班里老师过来观察,一边靠近女孩蹲下,赶在女孩推骨牌前笑着跟她说:“接着放,试试看!”女孩看了我一眼,紧锁着眉头没有动手。我便在转弯处放了一个骨牌:“你接上吧,来!”女孩模仿我的放法慢吞吞地把骨牌放了下去。“好的!就这样,再排下去!”女孩继续放着骨牌,最后,她轻轻一推排头的牌,骨牌躺倒成了“∪”形,女孩笑了。接着,她迅速地把骨牌放回托盘,然后又饶有兴趣地在画有“∪”的纸板上排列起来……我站起来,轻声跟那位老师说:“你看,那是几经周折终于成功的笑脸!她是个腼腆女孩吧?”“是的,偏内向的。”“你知道多米诺骨牌的排列对刚升入中班的孩子而言难点在哪里吗?就是转弯处的排列。我们要清楚每种材料对孩子的挑战点在哪里,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进而失去兴趣,尤其是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向老师求助,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孩子就有可能始终在原有水平上重复操作,或者放弃尝试。”

在本次巡视中,我介入的目的是让教师认识到,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读懂孩子的行为,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真正做到有效观察,把握适时介入指导的机会。后来一连几天,我都去巡视孩子的区域活动,了解各班教师观察、指导的情况,发现教师观察指导不到位是一个共性问题。于是,我在全体周工作会议上对上述案例进行了剖析和说明,让大家都去关注、思考,并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中开展有关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现场指导等观摩活动,以帮助教师提升观察和指导的有效性。

梳辫子比赛

一天下午,当我经过礼堂时,只见五位保育员在舞台上一字排开,埋头给孩子梳辫子,每位保育员的前面分别坐着一个女孩,台下坐着保健医生和教研组长等,原来这是保健部门策划的中班段保育员老师的梳辫子比赛。“甲保育员梳的辫子光滑美观!”“我看还是乙保育员梳的辫子最有型了。”“看上去丙保育员动作娴熟啊!”……听着评委们的议论,我走过去看了看他们的评判标准,发现主要是整洁、有型、新颖、动作娴熟等,看来评价角度有一些问题。于是,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让孩子参与评价呢?比如,问问孩子梳头的感觉是不是舒服,让孩子照照镜子并说说是否喜欢老师梳的模样。你们看那个长发女孩没有笑脸,一直摸着头皮,她是否感觉不舒服呢?”大家觉得我的话很有道理,决定在下周的大班段保育员梳辫子比赛中加以改进。

到了大班段保育员梳辫子比赛时间,我准时来到现场,发现这次变化很大。首先大家认为比赛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情绪,故比赛已改为展示活动。他们还在现场增添了几面镜子,准备了让孩子表达是否舒服、喜欢的标志牌,如笑脸、哭脸标志。那天,大班保育员不像中班保育员那样埋头梳辫子、一语不发,而是边轻柔地帮孩子梳辫子,边轻声细语地与孩子交流:“这样舒服吗?”“觉得紧吗?”“喜欢吗?”“这把梳子你喜欢吗?”这时我才发现每个保育员手上的梳子都换成了圆头梳齿,而且造型可爱。现场弥漫着温暖的气息,孩子的心情显得愉悦、舒畅。在场观摩的工作人员由衷地说:“梳头变成了愉快的过程,连我们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这次巡视及引导在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此以后,梳头的过程成了师幼互动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亲情和关爱。这也让教师感受到只有从孩子角度出发实施科学的保育工作,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个事例还促使我们对《一日活动流程及细则》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努力在生活环节中融入情感因素,充分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营造温暖、轻松的保育环境,践行爱心保育。

海洋动物游戏

近来教师都很重视创设区域活动环境,在巡视中,我发现孩子对教师设计、投放的有些材料不怎么感兴趣。如何帮助教师明白什么样的材料才是符合孩子的兴趣、需求和当下经验的呢?带着问题,我持续一个阶段对早餐后的区域活动进行了专项巡视。

在某大班巡视时,我连续几天发现有两个孩子总在做同一个游戏。他们在一块画有海草、用纸浆做成礁石的底板上玩着海洋动物的塑料玩具。听班里教师介绍这是孩子在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中自发生成的“海洋动物”游戏。底板是孩子和教师一起做成的,虽然简易粗糙,但孩子非常喜欢。在细致观察、了解了孩子的游戏后,我告诉班里的教师这才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操作材料,并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行为,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基于孩子的经验拓展游戏材料、丰富游戏内容。于是,班里教师在乌贼、大鲨鱼的基础上增加了海象、水母等动物玩具,这些材料引发了孩子们对动物的探究兴趣。比如,他们发现海象有锋利的牙齿,水母能放射毒液。这时,教师便把问题抛给孩子:“你们发现海象有锋利的牙齿,那你们知道它到底有多锋利吗?水母哪些部位会放射毒液呢?”第二天,孩子们通过回家请教父母、查找资料等方法找到了答案,还从家里带来了其他海洋动物玩具。有些海洋动物是孩子没见过甚至连教师也不太了解的,于是,教师找来有关海底动物的视频给孩子们观看,并在图书区投放了《海底世界》等图书。

游戏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也在增长,更多的孩子参与了游戏。我不失时机地跟班里教师说:“我们设计这份材料的初衷是让孩子讲述故事,而现在孩子把它当成游戏材料了。孩子的想法不同于成人,有时成人放手反而能让孩子获得更多,同时我们要在仔细观察孩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孩子拓展经验,根据孩子的需要逐步调整材料,给孩子以有效的支持,促进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海洋动物游戏深受孩子喜爱,图书区里有关海洋动物的书籍随之增多,大都是孩子带来的;孩子对有关海洋动物的争论也在增多。于是,教师以孩子争论的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引导孩子形成越来越清晰的游戏规则,即判断动物之间的关系和比拼动物自卫方式。由此,他们探索海洋动物知识的欲望不断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自发地在底板上画上许多小圆圈作为动物藏身处,还准备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立体珊瑚,不断为这一游戏注入新的内容。

看时机已经成熟,我组织全园教师在这个班开了一个现场会,让教师理解怎样做才是孩子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创设环境、调整材料,怎样的材料才是有生命力的、让孩子百玩不厌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让“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永驻心头,经常自问“我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就这样,我通过巡视把握常态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再通过引领逐渐规范一日活动的组织,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积累更多的经验,学会观察、思考、分析,不断完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回味,悲伤
杨晨雪,加油!杨晨雪,别哭!杨晨雪,站起来!
童年的金色足迹
我有一片天空
微笑
我们是朋友
永不放弃
海洋,希望?
蒲公英的味道
清明缅怀
母爱的伟大
猫的母爱
我的校园,我的家
笔墨年华
假如我是......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理论研究
浅析工民建施工工程的管理
浅析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系统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相关建议
浅谈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管理措施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与管理
探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市政工程夜间施工安全管理
简述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详细勘察工作
浅析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
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问题研究
牛瘤胃积食的诊治
浅谈怎样做好一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论县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十三案例
北京亮起来了优秀教学设计八案例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十五案例
11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一最新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最新
课外阅读:绿色的竹楼最新
北京亮起来了教材分析二案例
12北京亮起来了之教材分析案例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十七(第二课时)案例
北京亮起来了优秀教学设计九(第一课时)案例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傣族风情最新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点评最新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十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