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3
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核算基本以电算化形式展开,《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举足轻重,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在上岗时难以胜任电脑做账工作。从《会计电算化》教学出发,分析毕业生难上岗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浅见,望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培养更适合会计岗位的人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用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在会计工作的运用。会计电算化的显著特点是能够自动、高效、精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与传统的手工记账相比,电脑记账优势明显,已经逐步取代手工记账。因此,会计电算化人才社会需求大,要求标准也较高。作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重视电算化人才培养是顺应市场的需求。
一、中职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能力现状
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中《会计电算化》科目单科通过率很高,2014年惠州中职学校通过率达90%,但是就业时学生却难上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对学校电算化教学中的财务软件较为熟悉,对其他类型的财务软件适应性差,操作更是难以上手。在操作时遇到操作失误时,自我检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低。
二、中职会计专业应届生就业难的原因
1.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挥棒,它的设置关系到教学安排,也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自我要求。但是现阶段中职学校电算化课程定位普遍较低。目前中职学校招生竞争大,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从业资格证通过率是招生的“活招牌”,它的通过率往往影响该专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导致学校被动地或片面地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从业资格证中的考试。为考试而教学,就忽略了全方位培养。这样,课程通过考试率高,但是学生却缺乏就业能力,走上岗位后无法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2.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电算化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听课-学生练习-教师解决问题。在这种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低,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该课程教学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而不是对软件的运用层面。
3.教材、教学贴近考证,偏离就业
中职学校基本都是选择与从业资格证考试匹配的教材。该类教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另一部分是实训。理论教材一般是电算化的概述、运行环境基本要求、会计软件应用和电子表格的应用。对于理论教学,很多内容都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做题中得到巩固,没有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实训部分一般是各种模块操作,但教学上这些模块前期设置篇幅大,而日常业务量少而且较简单。考证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错觉,以为这就是日后工作的内容,对于稍微复杂的账务处理,就力不从心。
4.教学设备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设备要求较高。但是不少中职学校由于经费、场地、专业定位等问题,没有为会计专业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而是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用计算机机房。在软件上,授课的财务软件用的是教材配送的教学版或演示版,而且是单用户,与企业使用的软件存在差别,导致学生在上岗时无法快速适应。
三、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帮助解决中职学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人根据在该课程一线教学中的长期实践思索,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1.制订实用性教学目标
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中职学校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上制订课程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电算化课程里应该结合财务会计课程,把手工账和电脑账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提高电脑做账技能水平,致力于培养适合会计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2.寻找适合中职生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理论理解能力相对差,但喜欢动手操作。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强调在做中学,学中教,教学做一体化。在电算化课程的后续培养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一个企业的模拟账套,要求学生模拟职场,进行操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提早感受职场。
3.教学内容要贴近就业需要
中职学校应该要结合就业需要,岗位需要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在教学中要保证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两不误。从课程内容来讲,电算化考证的内容可以作为电算化课程的初步教学,在学生掌握软件基本操作后,应该加强软件综合运用能力。学校可以在教学最后一个学期开设综合模拟做账,把手工账和电脑账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适应能力。在素质培养中要注重灌输团队精神,强调学习不能浮躁粗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细心谨慎的职业态度。
4.加强设施设备投入
会计专业应该建立手工和电算化相结合的仿真性模拟实验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可以在教学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提高实操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把课堂放到企业,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工作实际,毕业时方能更快地适应岗位。
总之,财务工作实现电算化操作已是必然趋势,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财务基础工作者,中职学校的电算化课程教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实用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2]施黎华.中职会计电化课程教学新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退却了的“80后”
- 面子
- 生活教育
- 幸福
- 燃
- 清淡如水
- 风吹不落的青春
- 学会倾听
- 高楼下的那轮明月
- 自省
- 我们这一代
- 良师益友
- 死亡三部曲
- 创造我们自己的时代
- 传统节日,我为你不平
- 坚守5个字 远离脑梗
- 令人烦恼的“婚姻病毒”
- 性幻想与性高潮密切相关
- 天寒诱发心血管疾病,老太太跳广场舞时猝死
- 改掉危险的致癌生活习惯
- 我的怪怪早餐
- 爱耳:护理“接收器”
- “爱耳日”来临说护耳
- 对症选用气雾剂并不可怕
- 银幕上那些罕见的疾病
- “静则衰、动则寿,静动结合更长寿”
- 学会运动后避免过度饮食的10招
- 俄罗斯发明新药可让人活120岁等12则
- 诊断室里的对话
- “接地气”的韩国人
- 语文学习中的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
- 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 真正走进文学鉴赏
- 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
- 语文课堂评价的具体化
- 转变识字方式提高识字效率——低年级藏族儿童识字教学初探
- 关于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 念了十次《鲸》之后
- 《一只孤独的乌鸦》教学指导课设计
- 语文积累意识要觉醒
- 语文的另一种“面目”
- 聊故事,聊爱情——窦桂梅《牛郎织女》教学实录(下)
- 动情•内化•求精
-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