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多一点改变 多一份收获

多一点改变 多一份收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5

多一点改变 多一份收获

摘 要:我们只有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创造或完善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问题解决”是从应用题延伸扩展出来的,是小学数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对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教师中最难把握的,怎样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的路该怎么走?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说过:“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在课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教学,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课中,学生学习了十几分钟后,注意力开始分散、精神不集中、思维不再活跃时,教师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剩下的学习任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在课尾,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概念后,可设计下面这个游戏:

2、比赛开始,老师随意报学号,学生随之站立。约报4~5个学号后小结,表扬起立迅速地学生。

师: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有没有漏下哪名同学?你有什么发现?(目的: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就是它本身”)

师:(故作惊奇地)为什么1号同学不管是哪位同学先起立,他都会随之而起?(目的: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最小因数就是1”,“1是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

3、下面我们继续玩这个游戏。现在游戏规则改为:老师报一个学号,请学号是这个数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看谁最机灵。

4、比如教师说“3”,学号是3、6、9、12……的学生都站起来,当最后一个同学站起来后,老师稍作等待,故意问:“为什么3号同学也站起来了?还有没有漏下的同学?还会有有其他同学站起来吗?

5、学生讨论:可以还有同学站起来,只是班里同学的人数不够罢了。(目的: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这样的改变,只是把以前重复的、枯燥无味的概念学习转变成游戏活动,用学生玩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竟然乐此不疲,把学习变成了快乐的游戏。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对教师来说也能顺利、高效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何乐而不为!

二、引导参与,发挥学习主动

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们的学生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从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有时会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因此学到的知识就变成了僵化的知识。为了避免知识的僵化,有必要使学生在大脑中储存知识时,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触发”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在头脑中存储起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这些知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的一题:“在1分钟内,8个同学共踢毽子344个,我班50个同学1分钟大约能踢多少个毽子?”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很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深入思考题目编拟的现实性,使得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脱节。所以我在教学这个题目的时候去掉了题中的条件,直接问学生:谁能很快地算出我们全班同学1分钟大约一共能踢多少个毽子,你们准备怎样测算?全班学生争相发表意见。学生回答出现下面三种情况:

这样的教学,结合了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掌握了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渗透了统计、估计、推测等思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三、提前渗透,促进自主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前面学习时就考虑到后面知识的学习。正如前苏联合作教育的代表教师雷先科娃,她的教学不是采用补课的形式,而是采取“提前起步”,提前接触以后要学习的难题。例如:对“时,分,秒”的渗透。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学生对钟表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有所接触。但是认识“时,分,秒”,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所以从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就开始进行渗透。

上课时,教师把钟表摆在讲台上,对学生说:“今天是9月1日,现在早上8时整。”说着,把钟拨到8时整。下课了,又对学生说:“一节课40分钟,现在时8时40分。”说着,把分针一格一格地拨到8时40分。经过几周的重复,开始让学生在每节课上下课时自己拨钟表,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转一圈是1分钟;分针走5小格是5分钟等等。经过充分渗透再来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一听就会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由此可以看出,有目的的孕伏、渗透以后要学习的内容,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能使学生在学习后继的新知识时感到熟悉,感到并不是空穴来风。

素质教育中,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开展一些形式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富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穿黄裙子的白燕
快乐的一天
一个下雨的清晨
浇花
漫画《父与子》——鱼儿的来信
描述古诗《小池》
老鹰捉小鸡
鸡蛋流汗了
真好玩
春姑娘
快乐暑假
天门山
身份证诞生记
美丽的凤凰广场
如何用全站仪和南方CASS软件测绘地形图
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对大坝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法人管理模式探讨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水资源与海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新疆下坂地水库坝基防渗墙试验施工
水位变化对自嵌式挡墙的影响
振孔高喷灌浆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明代弘治年间的黄河灾害及治河活动
阀门常用术语解析
液压泵站设计与使用中一些问题的分析
防洪堤设计的一般步骤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字词梳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重点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意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写作指导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训练素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讲义2
《千年梦圆在今朝》老师语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问题探究
《千年梦圆在今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梳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范文习作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整体阅读感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讲义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