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8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中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思想、园林建筑、艺术精神、古典文学、民间艺术、书画篆刻、陶瓷雕塑、戏曲、诗词、音乐、传说,①包括中医、围棋、武术……都是我们的文化宝藏和最宝贵的教育资源。艺术设计教育承担着培养设计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艺术设计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精华。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基础课程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对于培养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长远的重要意义。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中的思考

(一)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汇集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实践,总结下来的优良文化,是我们巨大的资源。在当代,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积淀的精神财富,提高学生的艺术学习、创作水平。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 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传承、创新,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1.对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提炼及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音乐、舞蹈、绘画、诗词等方面。这些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包含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②

韵律感。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追求丰富的对比效果,如动静、远近、虚实等变化使艺术作品达到传神的效果。这在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在中国绘画中,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在素描、速写的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对于整个画面韵律的把握,培养学生在基础课程中的创造力。

线条感。音乐的旋律跌宕起伏,形成各种节奏对比,体现了独特的线条感。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调、音色绝妙无比。音乐中的线条让人们感受到丰富变化的美感。在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中,线条的运用更是充满了变化趣味。例如,中国书法中的汉简,流畅的行笔,部分笔画的拉长变化,整篇看上去就像是一幅抽象画,线条的魅力在速写的教学中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在速写的教学中,通过对传统书法绘画的临摹,让学生体会线条的重要性。

节奏感,主要强调变化。在书法中,主要表现在轻重、缓急、虚实等方面。从绘画角度看,体现在画面构图、色彩表现、造型形式等各个方面,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③将传统书法绘画丰富的变化运用到素描、速写、色彩课程中,使学生体会变化的美妙。构图的多变、画面的虚实、丰富的色彩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的。

2.中国画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影响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文明精神集大成之体现,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反映。中国画的传统魅力在于气息和神韵。

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道学中所讲究的朴素、简约、无为等思想贯穿着传统中国画的始终。中国画在创作上注重构思,追求意在笔先和形象的思维,重视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方面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是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④这对于素描教学很有启发意义。通常的素描教学大多追求造型的准确、刻画的精细。其实,对于绘画对象神韵的把握往往更能提升作品的观赏价值。

中国画的作画手法有很多,常见的工笔白描和写意手法是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借鉴之处的。在造型语言使用方面,工笔白描广泛采用线条,速写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于工笔画的临摹,体会用线的要领。写意画,则是将线去掉,直接用色作画,注重意境,所谓写意性,即非写实性,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⑤在色彩教学中,鼓励学生以色造型,通过丰富和谐的色彩,营造一种氛围。

中国画的构图十分讲究。画家常常不是通过一两张草图便能达到理想构图,特别是中国画的构图,要考虑民族形式的特点、笔墨发挥和物象的展开,既要多变化、多次层,又要求统一。这些推敲缜密的构图形式运用到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无论是对于静物的描绘,还是风景写生,都会达到独特的效果。

3.将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融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也十分有益。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丑怪的东西,如中国园林中的怪石,苏东坡的老树、怪石头,又或是八大山人笔下的鹌鹑。但是人们却都很欣赏,将这些丑怪的事物包含的美学运用到我们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就能表现出不一样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诗词、戏曲音乐、古琴音乐都追求一种脱俗的意境,体现“清、幽、淡、远”的文人气质,⑥十分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是古代贤人修身养性,培养人格的最佳方式。基础教学中引入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沉稳的审美情趣,增强艺术修养。古诗文中蕴含的哲学美学直接引入基础教学,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未来不是梦
舞蹈小公主——胡帼琛
受 骗 之后
四季的风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我想对你说
水梧桐
春天的金河
我爱我的家乡
冬哥哥的到来
星期天的大扫除
生日的惊喜
童年傻事
美丽的春天
我国保险营销创新的可行性选择(1)
论析司法谦抑及其在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中的实践(1)论文
农民权益保障视野下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重构(1)论文
论审前羁押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论我国行政规范司法审查制度的建构(1)论文
国际分销渠道管理(1)
欧盟并购司法审查制度论析(1)论文
论我国物权法中设立居住权的必要性(1)论文
探析电子商务安全问题(1)论文
浅谈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的司法审查(1)论文
关于创新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论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之可行性(1)论文
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品牌创新策略分析(1)
试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论文
论析我国反补贴案件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尊严》教学设计2
《太阳》教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珍珠鸟》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2
《万年牢》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尊严》教学设计1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1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2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