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
翻新时间:2022-12-31
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
杜威曾经感叹,我们“具有一切知识而迷了路”。
庞大的知识体系扑天而来,淹没、遮蔽了教育中更为重要的事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看来,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概念。
知识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目的,“人”或者说是“学生”的素养回到了教育教学的中心。此时,课程与教学的再造势在必行:一切知识、一切资源、一切方式,都要围绕“学生”重组――知识体系的牢固可以被打破,资源的范围可以无限延伸,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
只是,我们有相应的勇气和智慧吗?
我们看多了“教育叙事的神话”,似乎只要改变形式和流程就可以产生教学改革的“化学效应”。但当我们付诸实践,却屡屡碰壁,以致于心生胆怯,从改革中连连后退。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种系统的课程意识,对“教什么”“怎么教”没有一种整体观。浅层的教学流程的变化,并不能触及教学改革的核心。
课程和教学的再造,要真正“回到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就需要二次生长和重新构建。
苏格拉底曾有“无人可做教师”的断言。他这样说,不是为了否认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真正的学习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
那,教师能做些什么?生本教育做了16年的尝试,贯穿其间的主题是,相信人成长的内在力量,教育只是外在引导。
我们期待,这样的探索更多一些。春天已经来临,枯萎的草地开始返绿,是由于下面有无数的草根萌发了新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弟子规
- 倒映
- 迷人的海滨风光
- 春天在哪里
- 民族精神
- 战争中的哭泣
- 假如我有
- 听听,秋的声音
- 我们的学校
- 器官辩论会
- 张元欣的位置
- 成长的酸甜苦辣
- 难忘的母亲节
- 我最爱吃的肯德基
- 器官辩论会
- 来生想做哪国人
- 揭秘抗战时期日本间谍组织在华的活动
- 乡镇档案工作
- 五星红旗,我们的中国梦
- 浅析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保护差异
- 浅议水文工程基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 浅谈医德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 坚持“1135”新思路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 关于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又是荷花飘香时
- 论述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对档案宣传工作的影响
- 浅谈县级公安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
- 让论据更有力
-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 幸福是多层次、可持续的快乐
-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
- 《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 9、《“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14* 理想的风筝 教学设计
- 13、《养花》教学设计二
- 第45页:9*“诺曼底”号遇难记(图)
- 11、《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13、《养花》 教学设计
- 第47页:9*“诺曼底”号遇难记(图)
- 22 理想的风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第57页:12古诗两首(图)
- 第51页:9*“诺曼底”号遇难记(图)
- 13、《养花》教学设计一
- 第52页:11*金色的脚印(图)
-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