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建和谐班科关系,促师生共同发展

建和谐班科关系,促师生共同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5

建和谐班科关系,促师生共同发展

我们提倡班科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平衡和谐的班科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和学习环境,为班科老师创建了更轻松的工作环境和更和谐的教育平台:

一、制度上保证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双选双聘”制。也就是说学校先任命班主任,班主任再综合考虑班上的情况,精心选择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也可以自主选择跟哪个班主任搭档,最后通过教务处协调,尽量满足每个教师的需求。实行班科双选后,学校对该班级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实行捆绑考核。如果该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总均分居年级末位且与第一名相差较大,则该班相应教师评优、晋级一票否决。而该班各科成绩均衡发展,表现突出,则学校进行整体奖励。

二、目标上一致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同坐一条船,如果没有统一的目标,这条船没有了罗盘,不知驶向何方;如果不平衡使力,也只能在原地打转。所以,班科老师要共同商议,确定班级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并且确定每位老师都对班级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大家才能明确任务,朝共同的方向使力,让我们这条船能够乘风破浪。

三、要求上统一

长期以来,班科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由于教育理念的差异,教育方法的不同,又缺乏沟通,导致有时候班任与科任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这就既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又会使教师的教育大打折扣。就拿课前准备来说,有的老师要求要坐好,有的老师要求趴在桌子上,有的又要求拿出书来预习,学生有的记不清楚该怎么做,老师进课堂时就会发现有学生坐着,有趴着的,有看书的……这种情况就会影响个别教师的上课激情和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求班科任加强沟通,坦诚相见,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这样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才不至于出现“撞车”或互相“拆台”的现象。

四、信息上沟通

班主任要主动邀请科任老师多开班科联席会,班科联席会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班科老师全面把握班上的班情、学情及学生的心理状态,让班科老师能从全局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调整,把握整个班级前进的方向。在班科联席会上,老师们要畅所欲言:可以谈班上个别学生的情况,可以是整个班级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论这个想法是成熟还是不成熟;即便是发泄和抱怨也是让老师们有减压的场所,能够调整心态面对困难。当然,对其他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班科老师都得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班科达成一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通过大家信息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个人的很多难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八年级班主任在班科联席会上感叹:“哎,学校要求每个班在艺术节上表演一个节目,时间这么紧,我们班还没排,这下又要扣分了。”英语老师来排忧解难了:“王老师,这个简单,我才教完经典故事单元,正教学生排话剧呢,这下好了,能参加学校的演出,学生肯定更加动力十足啊。”看,简单的信息交流,看似头疼的问题就这么轻松解决了。

五、言行上互助

既然班科老师同坐一条船,那么我们就应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从全局整体出发,明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因此,在言行上的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对营造和谐的班科关系对班级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1.在语言上建立和谐班科关系。首先,老师们切忌在学生面前说其他老师的不是,这样既影响了其他老师的威信,也影响了你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其他老师的意见,最好是私下里坦诚提出;其次,班主任在科任老师第一次上课前,应向学生介绍任课老师,多讲优点特点,帮助科任老师在学生中树立其威信。班科教师对于其他老师取得的成绩,要积极地对学生做宣传;第三,在某位教师教育学生的时候,其他老师不能说风凉话,而是与这位老师积极配合,从不同方面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2.在行为上建立和谐的班科关系。首先,我们要互相关心。班科老师有病,我们要多关心,慰问;班科老师有事,我们就主动多帮忙,多担待一点;班科老师有困难,我们就积极出谋划策,帮忙解决问题。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仅赢得了工作,还赢得了真情;其次,在班科某些方面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主动配合协调。如这节课本来是数学老师的课,学校临时抽调学生去听报告,数学老师就应该主动帮助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嘱咐学生认真听报告,而不是抱怨班主任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再如,语文老师对班主任说今天作业有点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班主任就该协调其他老师适当少布置点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各科作业的质量;再者,当班科老师在班级举办大型的活动时,最好邀请其他老师参加,一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和谐的班科关系,同时由于其他老师的支持,让学生对自己这门学科更加重视。

当然,要建立和谐的班科关系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也是对教师个人修养的考验。但是,为了学生和我们自身的发展,班科必须相互配合抓好教育,共同努力早日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也将通过这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2] 小川一夫 编著. 班级管理心理学[M]. 北大路书房,1979年日文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敬佩的爷爷
小灰兔和小白兔
“讨厌”的黄单
狐狸与鹤请客
家乡变美了
一件新鲜事
我最敬佩的人
垃圾箱的问题
老朋友你好
记游西湖
我是小小推销员
书——我的知心朋友
我与红桃老K(下集)
妈妈,谢谢您
致懒羊羊的一封信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舞弊问题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途径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收支分类规范会计管理制度研究
浅析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色创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后勤保障供应链绩效评估研究
浅析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关于会计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中小企业质量管理
《林黛玉进贾府》古今异义
《林黛玉进贾府》词语解释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解读
《林黛玉进贾府》中心思想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外貌描写
环境、人物和封建等级──谈《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之一
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
谈《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出场
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
《林黛玉进贾府》写作背景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背景知识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之二
《林黛玉进贾府》词语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