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工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5

工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西北工业大学数学系教学团队围绕培养工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基础为本,实践为魂,素养为翼”的培养理念,构建了“基础―实践―素养” 融合发展的“二三三”培养模式,探索出“实践引兴趣,兴趣带学习,学习提素养,素养促发展”的培养经验,成效显著。

关键词:大学数学;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工程科技要求工科大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数学应用能力,而目前工科大学生数学学习常常呈现“学而无趣”“学而无用”的现象,这种现象折射出的教学问题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数学创新实践环节,缺乏数学人文素养培养。

为了将数学基础理论、数学创新实践和数学人文素养三者融合起来贯穿于工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设计并实施了系统科学的解决方案:建设优质的实践平台(基础)→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构架)→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实施)→提高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效果)。在实施方案指导下,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此成果荣获2014年高等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创建优质的实践平台,完善教学资源结构,优化创新人才个性成长环境

1. 建立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基地和大学生数学实验室

为了培养工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我校在友谊校区和长安校区分别创建了多功能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基地。基地是集“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数学实验、创新研究、数学建模竞赛”等为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为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基地可以同时容纳300名学生上机实习,配备了一流的设施,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实践、创新、研究等需求,有效使用基地的所有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教学资源利用率。

同时,我们又建立了两个数学实验室: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实验室,统计与数据模拟实验室。这两个实验室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和多种数学计算和优化的专业软件。实验室承担了高性能计算和仿真模拟等任务,为学生深化数学创新实践提供了保障。

2. 编写出版注重培养数学创新实践能力的系列教材

该系列教材坚持以问题驱动为主线,以大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内容简单有趣,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同时,该系列教材还能够满足多个层面学生需求。其中,《实用数学建模与软件应用》、《基于MATLAB和LINGO的数学实验》适用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简明教程》适合数学建模专题讲座;《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精选与点评》以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解析与研究》适合数学建模竞赛赛前培训使用;《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数学基础》等教材增加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素材,架起了大学数学主干课程与数学实践的桥梁。

3. 构建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大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建立了“数学建模”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概率论基础”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同时创建了西北工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网站。这5个课程网站和1个竞赛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之成为开展第二课堂学习的基地。

二、以“基础为本,实践为魂,素养为翼”为理念,构建“基础―实践―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深化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为本;在实践教学中,以“知识融于实践,实践检验知识”为魂;在文化熏陶方面,以“数学文化熏陶推动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为翼,以实现“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学而会用”。

“基础―实践―素养”融合发展的“二三三”培养模式是由“两级课程”(大学数学主干课程和数学建模相关课程)、“三类实践”(数学实验、数模竞赛、创新项目)以及“三重熏陶”(数学讲坛、数学沙龙、数模讲座与论坛)构成,其培养过程概述为“加深数学基础理论?强化数学创新实践?提升数学人文素养”,三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践行“二三三”培养模式过程中,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支撑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数学创新实践深化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理论学习涉及数学历史、文化和思想,以培育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数学创新实践丰富学生数学人文素养内涵。数学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数学人文素养激发基础理论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基础―实践―素养”相互融合,在人才基础培养上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1. 将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两级课程”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开展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强调人本主义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质,全面提升其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等能力。

一是以建模的方法讲授数学定义和定理。通过直观分析、抽象思维、逻辑推导等过程,建立起数学定义、数学定理与自然现象和规律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数学建模。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可以讲授定义的形成过程以及定理的内在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也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二是将往届的数学建模竞赛试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讲授的课程内容,解答往届的数学建模竞赛试题,以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是将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将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简单建模问题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四是开设分层次系列数学建模课程,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授课内容与授课对象相统一。例如,为部分院系学生开设数学建模必修课,为其他院系学生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为参加竞赛学生开设培训课,为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开设讨论课,邀请校内校外专家举办讲座,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网络资源,等等。通过分层次教学,满足了各个层面学生对数学建模知识的需求。

五是依据教学目的、效果、对象选择教学手段,广泛采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一对一讨论、集体讨论、网络答疑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在完成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前提下,为了巩固和提高课堂效果,我们又设置了适量的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课外数学建模创新项目、各级各类竞赛、数学实验等内容。

2. 开展系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培训,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跨学科创新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校级数学建模竞赛体制,保证80%以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数学建模竞赛。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检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良好手段。参赛学生从2000年的240余人增加到2014年的4800余人,累计参赛学生达30000余人,是全国校级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全国大学生和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机制,包括队员选拔、课程培训、赛题培训、专项培训、专题讨论、强化训练、分组协作等手段。经过这样的培训,西北工业大学在各级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斐然。

3. 开展数学实验和系列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我们以培养知识理解、知识应用、数学计算、创新和实践为指导,设计了8个基础实验、4个选做实验。通过基础实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其掌握常用的工程数学的应用方法。选做实验立足于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学会怎样运用所学知识,提取问题的数学结构,进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各种数学工具、软件工具的能力。

近两年来,共开设系列大创项目113项,参与学生400余人。通过自选级、校级、国家级三个层次大学生数学创新项目,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4. 举办“三重熏陶”,丰富教学内涵

我们通过延伸课堂教学,举办数学讲坛、数学沙龙、数学建模讲座和论坛,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历史、文化、美学、应用的认识,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无缝链接,丰富了数学教学内涵。

例如,在数学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做过“从科学计算到数字工程――漫谈数学与交叉科学”,“杰青”王瑞武做过“合作的演化――数学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一个问题”,美国密西根大学J. Liu做过“博弈论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等报告。另外,也举办过“几个著名的数学难题及钱学森的科学人生”、“科学巨匠――赫伯特・西蒙和冯・诺依曼”等数学沙龙。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数学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数学文化修养,扩大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兴趣和能力。

三、以“能站讲台,能教实践,能开论坛,能做科研”为标准,构建一支全能型专业化师资队伍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建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年龄结构合理化、教学水平专业化、科研成果效率化的40余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团队成员具备“能站讲台,能教实践,能开论坛,能做科研”的能力。其中,12名教师被推举为“本科最满意教师”,8人荣获省级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近四年来,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建成了“随机数学”和“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两个省级高校优秀教学团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风的传奇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蜜蜂和蚂蚁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在记忆深处消逝
渔人和沙丁鱼
端午节的起源
四季家乡
太阳帆船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谁不说俺家乡好
以趣激画 展现童真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艺术的融入
“有序”让小学数学学习更高效
论农村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低年级作文教学刍议
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化学逻辑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五道杠少年”的网络调查
用小事奠定管理的基础
创设环境 营造氛围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论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的基本矛盾及对策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性研究
《月亮的心愿》考点练兵
《两只鸟蛋》老师语录
《月亮的心愿》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乌鸦爱妈妈》
《月亮的心愿》范文 照顾妈妈
《两只鸟蛋》重难点分析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月亮的心愿》训练素材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梳理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2
《长着翅膀的女孩》
《月亮的心愿》范文 忙碌的一天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1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