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传统语文教育论传统文化的回归

从传统语文教育论传统文化的回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从传统语文教育论传统文化的回归

从传统语文教育论传统文化的回归

做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曾在五四之后至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遭遇冷落。人们为什么反对文言,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中有许多封建思想糟粕与现代中国一段时期的政治思想相悖;

2文言是僵死的东西,禁锢学生的思想与精神;

3文言在这个崇尚“学以致用”的时代已经不用,不用的何必去学?

实际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会做人的丰富内涵,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 新等。而这些作为国人的发展应具备的内涵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很难把握住根基和实质的。并且,文言中有许多文字的精华,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追寻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不是它的精神实质,而是它的一些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千年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精神实质上是灭绝人性的,是“非人道”的,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与“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相悖,这是我们应当并早就摒弃的内容,同样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一、“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相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用了“举一反三”的思路。“举一”:一篇文章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渗透、不厌其细微。“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其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在一定程度上说,“举一反三”确实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语文上,一味的采用此法无疑是将语文学习走上模式化、程序化 、理科化的路子,从而丢弃了其固有的人文化、精神化的内涵。长此以往,必然使语文教育在少、慢、差、费中徘徊。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而传统语文教育就“重视积累”,语文教育必须强调积累,并且是文言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传承传统文化,紧靠现在的对几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完全不能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而举三反一则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言语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从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看,我觉得“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有效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语文素

养内外兼修的目的。

二、着力于言语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育有一个原则:“在言语上下苦功”。语文教育毕竟是言语的教育,它不属于政治教育,也不属于历史教育。紧紧抓住语言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学科生命所在。传统语文教育是极其重视字词句的“斟酌、推敲、鉴赏”的,并且这方面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字的灵魂着意于精神,而精神着力于言语,最终提升为素养。所以,我认为抓言语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当今有不少语文课堂脱离文字,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若想通过文言的途径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从文字的根本上对学生的知识形成积淀和内化,就不能够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拓宽学习文言的领域。对于文言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精神内涵,而且更要注重词义,词的用法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授之以渔”而得文言之精髓。

三、诵读与讨究相结合

当今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重分析、轻朗读,重讨论,轻感悟。实际上,只有在吟诵中才能感悟出文字中的精神内涵,进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碰撞出作者及文本中极富感性的精神世界。只有读得懂,才能悟得透,只有悟得透,才能辩得深。所以说,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脱离了诵读的探究,也是脱离文本的探究。

总之,我们呼唤并追寻传统文化的回归。但是,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渠道,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察豆子
养蚕
黄山导游词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因为选择不同
开学了,我们笑了
可爱的小猫
时间都去哪了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颐和园导游词
我的蝈蝈将军
观察
再逢中秋
胜似亲人
我国古代数学计量的发展演变
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融合
数学分析原理和方法在数学中的运用
教师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问题与创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与具体应用
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运用
解析几何建构及对数学的贡献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中国近代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转变
应用数学促进信息化应用的主要领域及效果
文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教改体会
实际生活中概率统计的具体应用
青州北城八角鼓的特征及流传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看电视》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看电视》作者简介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