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利用拓展性活动,生成语文综合素养
摘 要: 文章以课程理念为指导,优化阅读活动策略,通过开展拓展性活动,激发学生自主与探究,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拓展性活动 阅读平台 创新思维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根据课程理念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开展拓展性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善于挖掘教材的拓展点与空白处,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积极参与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能把所掌握的语文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语文拓展性活动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整合各个学科信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有效情境,积极参与拓展性活动
根据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的理念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拓展性活动,引发学生在拓展性学习活动中积极品味语文知识,丰富和积累语言,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解读。
二、利用阅读平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阅读活动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运用拓展性活动,发展语文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不可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拓展性活动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空间,促使学生迸发阅读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运用课文中的开放性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自然而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乌鸦喝水》一课中“瓶子旁边要是设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等教师利用这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思维空间。又如,教学《语文园地五》的第二处“我会读”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朗读后,出示阅读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平时观察,试着改编这首儿歌。在这样的拓展性活动中,积极调动了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也就是把平时对白云的观察、想象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学生编撰了《天上的小狮子》,有的编撰了《可爱的小白狗》,有的编撰了《那是一群小白羊》,等等。在拓展性活动中,学生思维得到开拓,想象能力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课内与课外学习相互联系,做到学科间互相融合,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积极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地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回老家
- 我们的校园
- 我帮妈妈洗碗
- 回乡见闻
- 未来的学校
- 妇女节快乐
- 过年
- 快乐是什么
- 除夕之夜
- 鲫鱼
- 春天的图画
- 堆雪人
- 续写《狐假虎威》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我喜欢小白兔
-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迎来大数据时代
- CDIO模式下的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 “知识发明”教学法示例:欧拉角教学设计
- Mathematica绘图功能在微积分中的实践应用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创新研究
- 基于期望激励理论的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研究
- 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承认与限制
- “传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 基于大学英语四级作文改革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及管理方式探讨
- 构建高校督查工作体系初探
- 极限复合运算问题研究
- 高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浅析
-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 火烧云
- 李时珍
- 千里跃进大别山
- 女娲补天
-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 在金色的沙滩上
- 雨中
-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测试题
-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 爱迪生
- 海底世界
- 惊弓之鸟
-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 飞机遇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