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媒体时代教师的心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新媒体时代教师的心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新媒体时代教师的心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包括认同危机、角色危机、应用危机、评价危机等,其产生原因在于对新事物的敏感度、知识储备、保守性、倦怠心理与回避心理等方面,为此,教师要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态度方面、行动方面进行变革,从而进一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并超越其不足。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教师 心理危机 化解策略

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时代,那么新媒体时代又是什么?我们认为,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借助于互联网、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等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那么,在新媒体时代,教师有哪些心理危机?我们将如何去解决?这是本文须要回答的问题,希望以此文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教育媒体时代

1.含义及特点

当前,对于新媒体时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众说纷纭。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借助于互联网、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等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对教育的影响来分析新媒体时代,认为其特点如下。

2.新媒体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表现

1.认同危机:不能有效接受新媒体

2.角色危机:不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新媒体时代,诸如一些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下产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革命式”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既有正面的价值,也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清晰地注意到教师在新媒体时代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师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能做什么,这些一系列的问题在影响和左右着教师的角色定位。新媒体时代强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及指导者,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清晰认识到教师角色,更没有清晰认识到“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这一发展趋势,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者自身的角色。[2]”

3.应用危机:不能有效操作

新媒体时代,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新媒体资源,能具有媒介素养,能进行微课程制作、能进行翻转课堂,能进行慕课学习,但,由于一些教师没有进行学习和操作,以至于对计算机不能熟悉,对网络技术比较缺乏,甚至对现代信息技术比较陌生,不敢去或者不屑于学习或者动手操作,导致教师出现不能恰当地运用和操作新媒体教学手段或者工具,以至于不能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4.评价危机:不能有效评价学生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以及什么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如何去评价学生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教师面前,特别是在“课堂翻转后,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学生可以‘没大没小’地平等讨论问题。[3]”教师将出现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现象和困境。

三、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

1.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不够 新媒体时代突破了传统教学必须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新媒体时代的学习资料将以视频形式长期在网络上大家所共享,只要有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络的支持,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学习。那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去应对,并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世易时移,变化宜已”,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没有及时地去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事物,以至于出现各种危机心理。

2.知识储备不够

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单一,对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和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教师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就足够应对,因此,在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阶段都没有太多关注媒体素养教育。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合网络传播以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便于更多的学生学习。[4]”那么,在如此情景下,教师就显得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不足,同时,加上一些教师不能进行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就不能有效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于是产生心理危机。

3.保守性

创新性与保守性,一直是一对矛盾,在教师身上也不无例外。教学需要创新,但是创新与保守一直并存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即使一些教师想去创新,但是其“教学惰性”却让其退缩,一方面,“害怕失败,导致得不偿失”,另一方面,认为“教师工作量加大[5]”,在保守性占据教师主导心理的前提下,教师开放性不够,从而使得教师不能认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也导致心理危机的存在。

4.倦怠心理与回避心理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劳动的无限性,这样也使得教师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教师备课、上课、改作业以及辅导学生等繁重的工作面前,教师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显得“很疲惫”,同时,对一些新的、不了解和不熟悉的事物,常常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和不安全感,进而产生消极的抵触行为和回避心理[6]。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师产生了一种心理危机。

四、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化解策略

1.认知方面:学习,终身学习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教师该如何化解自己的心理危机,去充分接受新媒体教育的挑战,有的学者提出,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以改革的勇气来创新,以协同的精神来推进[7]。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教师需要去学习,再学习,从而树立一种新媒体时代的学习思想,具有学习新媒体教学技术的认知,充分认识到学习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注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到新媒体时代教育之本质所在。

2.态度方面:以开放心态悦纳新事物

教师为应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挑战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形式,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教育的价值所在,并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之,正如美国的萨尔曼・可汗指出:“我的教育理念摒弃的是课堂上单调乏味的教育方式,即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硬地套用公式,这种方式的意义无非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不会让他们记住所学习的”[8]。可见,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也是基于“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所以,教师需要在态度上,一方面认同新媒体时代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及其价值所在,另一方面需要一种悦纳的心态去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教学能力。

3.情感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更加改变了教学与学习时间分配以及知识载体,给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在情感方面,需要对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加以重视和关注。同时,教师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博客、微信等平等进行对话与交流,例如微课程、微信平台等就是一个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微课程、微信平台方面比较重视大家在微课程制作的知识与技能技巧方面的交流,能让新知识的传授使那些不甚了解微课程的教师受益。因此,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参与“团队作战”,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有效地化解心理危机。

4.行动方面:用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认同新媒体时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同时,更要将新媒体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付诸教学行动。因此,一方面需要以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新媒体时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正如习近平在北京师大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作为一个好教师就是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须要进一步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运用和实践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去化解心理危机。

总之,新媒体时代给教育和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教师心理危机的存在也折射了新媒体时代对教师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须要采取对策来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3] 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

(10).

[4] 张丹.略论慕课对教师角色的深层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7).

[5] 付小倩,袁顶国.中国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困境与突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

(7).

[6] 徐建,华姜君.我国基础教育慕课热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

(8).

[7] 赵艳波.慕课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

(30).

[8] 萨尔曼.可汗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吹气球
秋天的童话
郊外踏青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我的妹妹
可爱的小狗
庆六一文艺演出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潮州亮起来了
气球的妙用
月季花开了
美丽的家乡
夏天
春天来了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