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清明节旅游文化传承导向研究

清明节旅游文化传承导向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4

清明节旅游文化传承导向研究

清明节旅游文化传承导向研究

2008年我国开始施行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把清明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清明节旅游随之而兴,这对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1 清明节的文化渊源

从文化渊源上来看,“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个日期接近的节日(气)彼此之间的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互相渗透、重叠,渐渐地不再有明显的民俗活动区分,这就逐渐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1.1 “清明”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淮南子》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同时,清明时处早春,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是人们乐于到户外郊游、嬉戏的好时光。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寒食节的重要习俗是禁火、寒食。关于寒食节习俗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周代的禁火之制,《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有记载:“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和祭祀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东汉的《新论•离事》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1.3 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是指以二干支纪日历法中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的文献,《后汉书•礼仪志》引《韩诗》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说明最初的上巳节巫术气氛比较浓,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在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同时,《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说明这也是一个有关男女爱情的节日。魏晋之后上巳节逐渐演变为一个纯粹郊游宴饮的节日,突出了节日的娱乐性质。

2 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

清明节气、寒食节和上巳节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融合,构成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价值。总体来看,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游春文化价值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传统文化中歌颂春天,其实是表达对生命的热爱。这种稳定的内隐文化外显在行为上,就是人们在自然界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清明节气踏青游春,走进自然、拥抱自然,使人心旷神怡,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述的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大自然中郊野纵情游乐愉悦的景象。它既是人经历枯冬之后生命本能的冲动,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体现。游春的文化价值彰显的是对生命力量的热爱和认同,是对压力的心灵和禁忌的释放和突破,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春游不可同日而语。

2.2 强烈的血缘文化价值

在中国,祖先崇拜与血缘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血缘关系成为祖先崇拜的基础,祖先崇拜又是强化血缘关系的纽带。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家是中国人心中生活的宇宙,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清明时节,中国人都会抔一把土在祖先的坟上,敬一炷香在祖宗的灵前。清明节成为他们对“认祖归宗”的怀旧情结、“叶落归根”般对家的认同的情感的寄托。

2.3 强烈的民族向心力文化价值

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血族集团。这种发端于上古,绵延数千年的炎黄观念,成为一种反映共同民族感情的联系纽带,体现和包容了华夏多民族形成一个统一体的自我意识。附会于介子推寒食节起源以及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折射出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慕。每个清明节,来自祖国大陆和港澳台海外的华人游客,熙熙攘攘毕恭毕敬的顶礼膜拜,反映了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的认同。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向心力指引着我们整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团结奋进进取。

3 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

3.1 从发展战略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坚持“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的发展战略

政府具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功能,因此,在发展清明节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一切优势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一个强势的外部环境。清明节旅游属于一种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旅游,清明节是人民大众自发创造、满足自己需求的一种生活文化。因此,在清明节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的主体应该是民间。因为由民间挖掘开发出的清明节旅游文化遗产,可以丰富清明节旅游的内容和强化清明节旅游的文化内涵;可以把注意力从有限的商业利益转移到无限的文化发展动机上来。

3.2 从文化内涵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充分体现庄严肃穆、祭祀缅怀的苦文化和体现轻松欢快、休闲踏青的乐文化

缅怀祖先,难免伤感。杜牧的《清明》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都是针对苦文化的描写。因此,清明节旅游应充分体现庄严肃穆、祭祀缅怀的苦文化。清明祭祀坟墓的习俗普及民间,经历二千余年而不衰,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除了体现苦文化以外,还要充分发展其乐文化的内涵精华。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中说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就充分体现了清明节期间人们的欢乐之情。宋朝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也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在清明节郊游回来的繁荣景象。因此,清明节旅游发展应该充分体现轻松欢快休闲踏青的乐文化,一来可以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二来也可以借此机会从平时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3.3 从文化形式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充分挖掘极具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清明节民俗文化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清明节旅游的开发就要充分的利用地方的民俗来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赋予清明节旅游以浪漫色彩,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充实清明节旅游内容。例如,中原地区有清明节戴柳插柳的习俗,“柳者,留也;”“鬼者,归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民间习俗开展柳文化旅游活动,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对大家吉祥如意的祝愿。此外,关于清明节还有放风筝、拔河、庙会、舞狮、踩高跷、参与农事活动等习俗,可以有组织的开发这些民间习俗,丰富清明节旅游项目,与旅游者形成共鸣。

3.4 从行业运作上来讲,清明节旅游应着力打造体现亲情、友情、爱情的短线旅游产品

尽管旅游市场上已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清明节旅游线路,但大部分产品仍是以踏青为主题的常规旅游产品,缺乏清明节的人文特色。因此,在行业运作上,必须考虑更多的注入清明节的文化元素,依据清明节的文化渊源,主要针对家庭、亲朋好友、恋人旅游市场,着力打造体现亲情、友情、爱情的旅游产品,全面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的清明节旅游产品。

4 结 论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俗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清明节也是如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清明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发展当中,把握好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必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旅游产品的丰富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预防猪流感
collection
中暑假英语周记
new librarian
中暑假英语周记
old house(老房子)
中暑假英语周记
残奥会英语作文
views on English
work
trip to America
中英语作文 关于火的英语作文
What should we thank?
experience with foreign coins
why human thank God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公管学院挂钩班级制度
装饰公司工地管理制度
物业公司保洁部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样本
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工厂行政管理制度
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车辆管理制度范本
“校园之声”广播站管理制度
学生会干部考核制度
小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厨房员工考核管理制度
店铺管理制度
学校机房管理制度
某大堤护岸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某水电站大坝施工方案
江西致洪暴雨天气特征分析与流域洪涝预报研究
导管水密性试压作业指导书
水力冲填筑堤
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
降雨径流经验相关关系计算机优选途径探讨
浅谈阿舍勒铜矿35kV临时变电所的设计与施工组织
浅谈土工材料在水库除险加固的应用
水文预报误差分析
关于石门水库坝前清淤存在的问题及拟定施工方案
多层砌体房屋墙体温度裂缝的几种防治方法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探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设计之讲解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学常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训练素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整体阅读感知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考点练兵 积累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老师语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写作指导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作文之范文习作
《冬阳·童年·骆驼队》老师语录
《荔枝蜜》
《白杨礼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重点字词梳理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之体味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随堂练习 提高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