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6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因子引入

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建立在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之上,梁思成、刘敦祯、柳士英等均是接受了正统的西方建筑教育学成回国的。虽然中国的建筑形制与西方迥然不同,但那时候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外来思想很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包豪斯时期形成的三大构成体系如今仍是各大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反观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思想,大概只能在中国建筑史中管中窥豹。做建筑设计,学生追捧的是解构主义,做室内设计,大家尝试的是地中海风格,言必谈赖特、安藤忠雄等西方建筑领域的圣贤,甚至对梵高、毕加索的绘画作品都耳熟能详,但却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很多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现行建筑学教育体制的一个尴尬。

虽然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但仍涌现出很多卓绝的人物,如奠基人梁思成先生,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遗珠和组成体系,体现了对我们民族的大爱。21世纪,在据佛光寺大殿发现已有76载的今天,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肃的课题。把中国传 统文化引入建筑学教育中,有很多种方法,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同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与现行建筑教育的结合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实践,总结创新,把对祖国、民族的爱转为对建筑教育思想改革的动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把传统文化因子引入建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现在国内很多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如装潢、环艺、摄影、动画等都开设了中外美术鉴赏考查课,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引入建筑学教育中。这门课的中国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品艺术、民间艺术等。在古代雕塑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如装饰性相当突出、具有明显的绘画性、意象性、注重头部的刻画等,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出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别,也折射出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艺术意境的本质不同。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参悟中国文化中“以形写神”的创作意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画的分类、表现技法、艺术传统和风格,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壁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各个分类的作品,学生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而这与中国传统美学是相对应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必将会极大提高同学们的美学素养。除了增设中国美术鉴赏外,还可以增加中国古代诗词赏析、中国书法艺术鉴赏等公选课,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式的美学观念、思维方式,掌握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思想,深谙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取向。而这些知识点也正是建筑师们创作新中式建筑的理念源泉,可以有效避免在中式建筑创作中闭门造车、拼凑符号等缺乏灵魂的设计怪象。

二、在原有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在原有的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因子,也是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一种积极方式。如笔者在建筑学专业平面构成、室内设计等课程的讲解中,增加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内容,介绍了中国精美的云纹、冰纹、花草纹、锦类等纹饰,以及线描、剪纸等传统艺术和装饰,通过图文并茂的几个章节的专题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就像打开了一扇窗,他们作业的选材不再局限于现代的艺术风格和形象,而是扩大到中国古代、现代的所有艺术形式。他们可以从剪纸的图案中获得灵感,经过抽象、简化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基本型”,也可以直接利用冰纹做一套重复构成或者特异构成,甚至在图纸的底色上淡淡地渲染出中国画里的山峦叠嶂。在室内设

计的作业中,很多新中式的设计更是妙意迭出,才思泉涌。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接受知识后的思维反馈是十分活跃、积极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和推广也是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假以时日,学生群体必然会转化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最直接推动力,传统文化因子引入也必然会取得卓越的成绩。

三、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曾组织过一系列电视讲座,如宋晓霞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李仰松的“岩画”、张猛的“汉字的形成”、李大遂的“汉字的现状和未来”、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佛教造像”等。这些电视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学生理想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料。高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讲座版权,组织学生观看。此外,还可以组织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如武汉博士生导师赵林举办的“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讲座,现场有很多学生提出了颇有深意的问题,如“中西方文化内核产生的主要机制和必然性”“中国文化的内敛问题”等。通过赵老师对这些提问的精彩解答,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从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把这种精神理念应用到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这对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境界、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增设中国古建筑实地调研和测绘的课程

开设古建筑调研、测绘课程,让学生实地考察中国古代建筑遗迹的制式、结构、保护现状,也是在建筑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因子的重要手段。如高校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苏州园林、故宫、颐和园等明清代建筑,了解中国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追溯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精神,探讨中国园林与书法、戏曲、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的关联。也可以带领高年级学生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等唐代建筑或者晋祠圣母殿等宋代建筑进行测绘,掌握中国唐、宋、元时期建筑的特点,以及与明清木构建筑的传承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学生看到实物,必然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对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莫大的帮助。

五、开展蕴涵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竞赛

开展设计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可以由各院校团委、后勤基建处、建筑学院组织“中国风建筑景观小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可以作为校园环境小品的候选样例,或多校联合举办新中式住宅建筑大赛、新中式建筑概念设计等。竞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还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发掘传统造型元素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接触、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有多种途径,教师一定要谆谆善诱、细心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利用娴熟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发地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并不代表因循守旧,而是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弘扬适合中国建筑发展的审美标准,创造出能立足于现代社会的新的思考方式,改变一味模仿西方设计理念的现状。通过把传统文化因子引入到现代建筑教学实践中,可以在现代建筑教育中添加自己民族的DNA,培养出不同于西方建筑体制下量产的西化建筑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做好人才储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参观方志敏烈士墓随想
第二次龟兔赛跑
眼力“闯关”
未来的学校
蚂蚁王国的旅程
我最喜欢的电脑游戏——大富翁
第一次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猴子过河
感悟友谊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永恒的瞬间
日记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关于服务营销策略在中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成为合格的化工专业“双师型”教师
浅析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于中职学校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生三赢的途径
试论社会学视角中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试析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于赏识教育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关于加强中职党的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成高教学质量
试析中职学校的“成人”教育
试析中职学校文化建设
浅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科研素质的研究
试析如何做好农村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关于研究中职学生特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试论中职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构建及实施
《宇宙的边疆》文题诠释
探索宇宙的文明层次
《宇宙的边疆》教学杂谈
《宇宙的边疆》句子理解
宇宙探索
《宇宙的边疆》问题探究
《宇宙的边疆》写作借鉴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宇宙的边疆》中心意思
《宇宙的边疆》艺术特色
揭开宇宙末日的秘密
寻找地外智慧生命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整体把握
《宇宙的边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