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5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协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摘 要:小组协作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样在有限的时间提高小组协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协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科学分组;交流时间;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协作学习以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工具开展学习,通过老师、学生之间的协作以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得小组协作流于形式,并未实现真正的“有效协作”。
一、科学分组,多元组合
分组是组织协作学习至关重要的一步。分组要有利于带动组内每一位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探究,注重结合学生本身特点,使得组内成员都能得到进步。同时,组长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组长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利于组内工作的开展。不同组之间要保持相对均衡,差距不能过大。随着教学深入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排组,从而让学生在小组流动中更好地发挥个体创意和水平。
二、明确小组协作使用条件,有效安排小组任务
小组协作学习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基础知识是每一位学生必须独立掌握的,如基本的Windows操作题目,此时便不再适合用小组协作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免浪费课堂时间,反而给教学带来负面效果。
三、充分保障学生思考交流时间
没有交流的合作是失败的合作。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在交流中实现思维碰撞的协作才会有效。协作学习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避免学生封闭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挫伤学生协作学习的热情,从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个人思维的培养。
四、合理、全面、积极的评价
课堂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课堂上可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根据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组员协作意识和参与度等对小组及个人进行评价,使每位成员都能体验到协作的重要及从中获得的快乐,驱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深度学习的欲望,提升教学有效性。
协作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小组协作学习不仅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形式,因而,我们在课堂上要不断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小组协作学习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2]徐超.试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合作[J].文理导航,2011
(1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巧搬南瓜
- 大苹果
- 我的好朋友-小狗乖乖
- 观猴山
- 快乐地夏天
- 纳凉
- 好朋友过河
- 夏天的早晨
- 乐于助人的爸爸
- 小兔的生日
- 小黑
- 健身室的一角
- 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
- 妈妈,我爱您
- 蜘蛛【口语交际】
- 浅谈中考化学有效复习
-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 《万有引力理论成就》教学案例分析
- 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 应用多媒体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化学绪言课
- 单导体棒在双轨上滑动问题分析
- 刍议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 基于动态生成的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构建
- 高中生物非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 以化学工业流程图构建学生自主课堂初探
- 论证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谈谈高中物理学蕴含的美
- 浅谈如何培养贫困山区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 为人民服务练习设计(附答案)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练习设计
- 为人民服务练习设计2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教案2
- 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最新教案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最新教案B案教学练习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想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教案7
- 知识:张思德简介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教学片段赏析教学练习
- 一夜的工作预习指南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教案9
- 为人民服务-教案6
- 一夜的工作教学建议教学练习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