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研究

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9

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研究

摘 要: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各层次学校对教育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渐渐地也越来越重视各层次教育管理的衔接性,比如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之间的衔接。之所以提倡两者之间的衔接,其主要目的是明确德育目标,改善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今后步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及社会效益提供依据。在分析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瓶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学校教育;层次递进;管理衔接

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涵盖了德育的层次递进、教学理念的层次递进、教学内容的层次递进及教学手段的层次递进等。其中,对于德育的层次递进在20世纪80年代便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由于这几年国家对教育工作表现得尤为重视,因此学校教育管理的层次递进及衔接问题便成为一个重点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一课题,要想更深入地探究,便需要在认清学校教育衔接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并找出其影响瓶颈,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更具有效性及科学性。

一、加强学校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

大量教育实践工作证明,无论是在中学教育还是在大学教育,均存在一些较明显的问题。以德育为例,在中学德育教育及目标中与大学便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在这一情况下,便使中学与大学的德育教育会遭遇一些难点问题。因此,加强学校教育衔接便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加强学校教育衔接是解决德育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必然需求

有学者对中学与大学的德育目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德育目标脱节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手段,从而使德育教育工作不具有完善性。面对这一问题,便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学与大学两大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因此,为了两者之间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做好两者的衔接便显得极为重要。如此一来,才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尺度进行衡量,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今后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提供依据。

2.加强学校教育衔接能够为培养人才提供有效依据

中学生活与大学生活之间存在的差异非常大。在中学,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而到了大学则更多的是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进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当受教育者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学生时,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活方面、学习方面及感情方面,这时如果没有学校教育衔接作为依据,那么学生在心理上便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使学生无法学到有用的知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加强学校教育衔接便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角色,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找准目标,进一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对于学校来说,加强教育衔接,无疑为培养人才提供了依据及保障,以此使我国教育工作更具完善性及科学性。

二、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瓶颈分析

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所遭遇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教育理念

古人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本质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现代教育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方面仅表现为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创新发展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受教育理念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2.教学内容

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方面对我国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上,我国提倡的是基础知识的获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在高等教育方面则注重科学教育及人文教育。由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悬殊,导致在教育衔接上会存在很多问题,使学生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也使学生在基础教育转为高等教育时,短时间内很难适应。

3.教学手段

传统模式下,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一个作为教学的主体,一个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两者之间没有很好地参与互动及交流,从而使师生之间无法营造良好的关系,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现代教育中,显然需要更新教学手段,并融洽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

4.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重点部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显得较为单一,面对学生的过错通常采取口头谈话教育。显然,这无法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因此,在现代教育过程中,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学生的过错,需以学生个体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此一来教学管理的衔接性工作才能更具有效性。

三、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层级递进与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明确教学理念,改善过去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育的坏习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结合教育改革及创新,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2.完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完善方面,需要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认清两者之间差异化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比如基础教育方面,所设置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符合学生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性,使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时,能够找准自身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今后的完善学习提供依据。

3.创新教学方法

“灌输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情况便是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均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便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需求,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及游戏教学法等。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教育衔接的流畅提供依据。

4.提升教学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方法的提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便能够形成的,希望结合大量实践教育工作,进一步对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更新。笔者认为,首先便需要树立有效的教学管理理念,主要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做到一切管理为学生。其次,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多组织具备积极意义的活动,以此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完善学生管理的考核体系,以此认识学生的不足,进一步起到取长补短、完善自我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管理进行改革,将管理变成一种服务,使学生能够尊重教师,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更加融洽,以此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保障和依据。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加强学校教育衔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认识到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衔接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因此,加强学校教育管理衔接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是一项较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比如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提升教学管理方法等。另外,笔者认为,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衔接措施,以此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并适应这项工作,进一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4]范文明,喻善平.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经验、新起点与新战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16):40-55.

[6]沈光辉,陈晓蔚.正规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5):180-18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陈明续写
我和陈明续写
读《少年闰土》有感
续写《少年闰土》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建议书——珍惜水资源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珍惜资源 造福子孙
友谊的见证
风波
续写《少年闰土》
小木船
小木船(2)
一艘小木船
小木船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我国主要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浅谈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用新能源来整合资源 积极应对新的工业革命
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战略探讨
铁矿石资源谈判的挑战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创新思考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与建议浅谈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信用经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稳定
我国航天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
浅谈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
浅论当前形势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
论我国网络游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画杨桃》 重难点分析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画杨桃》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