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特殊儿童来说,由于生理障碍的原因,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其心理健康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心理上的偏差也将影响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部分特殊儿童形成了不良道德行为习惯,但这一切不利因素和不良行为习惯都是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进行弥补和改变的。在对特殊儿童华x同学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认知训练、实践训练、巩固训练三个阶段来进行教育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华x同学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特殊儿童;社会;不良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行为。心理健康是道德健康在心理层面的具体表现,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对特殊儿童进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心理教育训练,一般来讲,都会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用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有关行为举止进行专门训练,通过不断地模仿、重复、纠正错误行为,使学生形成一种规范化、自动化、习惯化的行为。

一、个案研究

1.学生基本情况

2.不良道德行为的主要内容

华x在学校里,上语文、数学课时会随意说话,走动,做小动作,注意力很不集中。上体育、律动、美术课时更是不听老师的指挥,独自一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平时爱欺负小同学,与同学相处时常常会发生矛盾,会随手拿别人的东西。

3.不良道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分析

由于听力残疾,华x的父母对他非常溺爱、袒护、一味迁就、放任和纵容。在班级里他经常会支配学生帮自己干事情,同学们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先给华x“享用”。华x主要用眼睛去观察他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种种消极诱因的影响,也导致了其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不良行为矫正过程

1.认知训练

利用直观教育的方法,以形象生动的图片、幻灯、录像、行为演示等方式,把活生生的动态形象展示给华x,让他领会到其中的含义。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华x把自己的行为与其他学生的行为进行比较,有利于让他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用评议的方法,让华x针对某一件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且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既能反映出评议者的道德认识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出一种教育的氛围。

2.实践训练

在这一阶段,教师尽可能地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体验活动,同时通过家校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以及道德行为水平,让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如:“手拉手”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了帮助、关心他人。同时,老师还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如:华x和班级同学的关系不好,老师就组织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每个同学找一个小岗位,每天为同学服务。刚开始,华x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于是老师利用他年龄、力气比较大的优势,让他每天负责为班级同学领牛奶,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有责任心、友善、会关心人了。

3.巩固训练

华x犯了错误,经教育后用心改正,却因为缺乏意志力而又出现不良行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为他创设新环境,锻炼、强化他的意志力,培养他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能力,使他在强化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训练结果

通过认知训练、实践训练、巩固训练,华x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矫正,上课时随意说话、做小动作、擅自离开座位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平时也不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课间休息时能和同学一起做游戏、活动,同伴关系变得融洽了。

四、讨论

1.在对华x不良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家校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向家长传递一定的教育方法,告知训练内容,并及时交流训练成果。另外,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情感的激发,使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沿着我们的德育指向顺畅发展。在看到训练成果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可能出现行为上的反复,应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行为再次发生。

2.目前训练的不足之处

道德教育不等于道德灌输,道德素质不是教出来的,不应该把“灌输”“禁止”“防堵”作为工作的立足点,而应是学生在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中,道德教育通过自身经历和体验发展来的。

3.将来训练的改变及其思考

在开展各类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真正把道德行为习惯教育内容分解渗透到每一个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对训练过程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训练及教育方法,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矫正。

参考文献:

[2]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

[3]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艘小木船
续写《少年闰土》
珍惜资源 造福子孙
建议书——珍惜水资源
友谊的见证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我和陈明续写
续写《少年闰土》
风波
我和陈明续写
小木船
读《少年闰土》有感
小木船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
小木船(2)
信用经济、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稳定
铁矿石资源谈判的挑战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浅谈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
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创新思考
我国航天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
论我国网络游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论当前形势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
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战略探讨
用新能源来整合资源 积极应对新的工业革命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我国主要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浅谈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与建议浅谈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画杨桃》 教师语录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画杨桃》 重难点分析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