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5
让创新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绽放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而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开发创新潜能的关键是教育,我们知道,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新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尽情绽放。下面是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总是平等地和学生交往,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从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探索勾股定理”“探索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等课时,我彻底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与学生交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敢问、感想、敢做。这样,学生才会在心理上觉得是安全的,他们才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才会具有创新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很有道理,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能够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为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鼓励他们质疑问难能够唤起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更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时,我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例如在学习“字母能表示什么”“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时,我没有把本课中的重难点直接给学生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去探索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这样学生既学会了怎样学习,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短时间能奏效的,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做到敢说、敢想、敢做。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精神,和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新之花一定会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绽放。
参考文献:
[2]周建英,陈花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山西科技报,200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 滑冰真的很刺激!!!
- 淘气的小弟
- 我的“糊涂妹”
- 地震中感人事迹
- 我的购物狂老妈
- 地震那一刻
- 这就是他
- 记一位小学老师
- 这就是我
- 我的老师
- 胡安
- 陈老师教我写作文
- 我
- 罗子唯自我介绍
- 物质――一段精神旅程的归属和另一段精神旅程的启航
- 伯希和西域探险日记(十五)
- 李清 宋庄有一点像世外桃源
- 希腊梦幻之旅
- 机器人:小米的平衡车升级计划?
- 杨冰阳:只提供最实用的爱情方法论
- 《法兰克福汇报》变形计
- “三傻”胖成“外星人”
- 南方:一棵树病了(外三首)
- 去维罗纳找寻爱情的金殿
- 金崖古镇行纪
- 简政放权要用好辩证法
- 运动并不仅仅是那些冰冷的钢铁怪兽
- 探访福建客家土楼
- 现代中国的孕育之地
- “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 “感情”出彩方法
- 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
- 高考文言文阅读注意四点
-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解题思路及技巧指导
- 新教材不要一味迎合新新人类
- 我看中学生语文水平
- 闻一多《死水》赏析
- 关于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
-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解析之法
- 戴望舒《雨巷》欣赏
- 利用新教材,开展“探究性写作”实验初探
- 中国的教师为何不读书?
- 语文五大阅读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