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机械学科教学法”知行一体化课程研究及实践

“机械学科教学法”知行一体化课程研究及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机械学科教学法”知行一体化课程研究及实践

[摘 要]“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是机械类职教师范生专业课程体系中师范模块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介于职教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性课程。“机械学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教师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性,需要探讨其属于行动类课程的特征,构建该课程知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完整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表明,“机械学科教学法”采用知行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对于职教师范生与教师岗位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科教学法 知行合一 一体化课程

一、引言

职业教育师范院校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等本科院校。“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是机械类职教师范生专业课程体系中师范模块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介于职教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性课程。课程也是继书写与表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班主任能力等行动类课程后,进入教育实习环节之前,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理论与实训教学能力设置的一门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是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课程对培养兼具教育理论、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综合能力的职教师资,填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缺环,解决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化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知行一体化”可理解为追求“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要坚持科学与人文,学习、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的原则,做中学的原则,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反思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合作性原则,群体激励原则。 “知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应提倡:既可使“知”在“行”中获得,亦可使“知”为“行”的指南;既可使“行”为获得真“知”服务,亦可使“行”为“知”之结果。即“知”、“行”缺一不可,“知”、“行”高度合一。其教学形式也应体现完整行动模式[1]的六个方面,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

机械学科的应用人才一定是在做事中好学习、能为人,因此机械学科职业教育的教师更应会做事。从教亦是做事,做事是一个行动过程,因此在教师教育中把相关知识的学习放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是最佳选择。“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属于行动类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拟职业学校某一单元教学活动全过程,从中获得体验,并在教师启发下进行反思。

三、“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式,以培养学生“好学习、善从教、会为人”为课程目标,体现课程设置系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探究式教学与体验和协作式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自学与微格实践及课余竞赛相结合,知识性、能力性、形成性、终结性测试评价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从“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目标领域设置机械专业教学法基本要求、机械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教学法及案例剖析、机械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法及案例剖析、职业教育新课程开发和教学基本功竞赛五个模块。在理论课程教学法模块和实训课程教学法模块设置选修内容,以适应学生个性需求与从业需要。具体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1。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导入先以“做一名职校教师是快乐的”为题,从教师乐从何来、使教师快乐的基本功、快乐教师的智慧三个方面感染学生的教育信念与责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再以“职业学校的教学”为题,从教谁、教什么、教成什么和怎样教四个方面阐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目标、途径、方法和通用实施原则。

2.设置共17学时的模拟教学实践(微格),令学生完成某一专题的完整教学过程,穿插于课堂讲授之间进行,既可在行动中获得真知,亦可使知识成为行动的指南,即“知”“行”缺一不可,“知”“行”高度合一,在行动中解决教育知识与技能。

3.各模块均设置“讨论反思”环节,共15学时,由师生共同完成,引导学生实现从传统的“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从传统的“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

4.打通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模块一至四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而模块五的“教学基本功竞赛”则要解决“怎样教得好”的问题,结合课外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实践与体验,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各模块均安排课内外结合的纲领性行动计划及具体实施办法,以及与之对应的考核评价办法,课程架构见图1。确立“课内―课外”结合、“显课程―潜课程”结合的课程教学观,突破课内课外分界,打通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共享教学资源,鼓励探究式、体验式、协作式学习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教学任务为导向,以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为载体,将教学知识学习、模拟教学实践、反思探究与学生成长融会贯通的知行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四、“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

“机械学科教学法”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进行了两轮的教学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以下提升:

1.在教育信念与责任目标领域,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理解职业学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相信教师工作的意义在于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自主发展;了解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认识到机械学科专业教学法的作用,并具备在教学中自觉应用、不断进行评价反思的意识,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2.在教育知识与能力目标领域,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熟悉机械类学科的课程标准,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理解机械学科专业教学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掌握机械学科专业教学法的基本技能;熟悉机械类学科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会联系并运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活经验和相关课程资源,设计机械学科的教学活动,创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习的课堂环境。

3.在教育实践与体验目标领域,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体验和模拟职业学校单元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经历。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并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首届卓越师资实验班30名学生在多所中职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半年,受到实习学校教师和授课班级学生的一致好评,均反馈这批学生上岗快、教学能力突出,实现了职教师范生与教师岗位的无缝对接。

五、反思与展望

“机械学科教学法”课程作为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建设任务已经过半。课程组在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撰写出版适应新课程体系和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完成课程互动平台和课程考核评价系统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体系完整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实践进一步说明,知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该教学模式适合在行动类课程中加以推广。

[ 注 释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神奇的记忆法
默默无闻的身影
我的生日,她的生日
光阴相伴六十年
游啊,游啊,游!
生日礼物
军训有感
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一分钟倒背如流九大行星
炒粉王
我和爷爷拼玩具
这也是一种悲哀
山菊花
乌鸦非凶兆
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试论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电子商务论文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激励青年职工创新创效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分析
试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公平性”问题
广告设计中的创意表现
浅谈外贸企业的营销策略
绘画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的比较
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发展
试析双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创新应用
蕾丝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当前“红色文化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启示
地域传统建筑符号意义的重构分析
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探究
16.我的“长生果”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教案——怎样写演讲稿,进行演讲
《春》说课材料
《荷塘月色》观摩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歌词三首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十三岁的际遇
抓特征,明类型---高考诗歌鉴赏快速解题能力训练---谈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观刈麦
泪珠与珍珠
第八册第四单元教案
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