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翻新时间:2023-04-06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智慧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延续性的文化,以是儒家思想为核心同时融会了道家、法家、墨家思想并影响至今的深刻文化。中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道德文化,注重伦理、道德修养和理想的实现。 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主要包括传统文学、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如:古诗、古典小说、古代散文等;国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建筑园林、民间手工艺等;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 、服饰、饮食及器皿等。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实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不断增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和标志也已渐渐渗透于世界各行各业中,如“龙”、“凤”、“青花瓷”、“饕餮纹”等中国古老和神秘的图腾元素均以历史为坐标,由文化元素衍变为时尚潮流。 二、现代广告招贴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 传统文化又与广告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在构图上的融和关键在于广告设计中传统美学的审美性。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古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必然对“美”的崇拜和追求观念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广告作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影响着广告设计作品中“美”的体现,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广告招贴设计要求短时间、视线集中的条件下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广告的设计就不能太过复杂,必须要做到一目了然,使人在一瞬间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构图要集中概括,醒目地表达出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通过有限的画面联想到更为广阔的空间,感受到新的意义。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理念中去,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真正的融为一体,从而增强中国文化艺术和广告招贴的传播效率。 在现代的广告招贴设计中,许多设计师考虑到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采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龙”“凤”“马”“喜鹊”“鲤鱼”等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运用到设计中,通过这种形象在大众心理上达成情感诉求。又如,广告招贴海报中的书法艺术以对比、均衡、节奏、韵律为其主要的形式美法则,同时运用“水墨元素”、“中国结”、“祥云”等形象让中国人在其民族文化的心理层面上感到亲切与接近。另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融和还可以有效增加广告的附加价值,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史,曾建立诸多鼎盛强大的王朝。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商周青铜器上的装饰画、及别具特色的各种民间艺术等,就像一条历史的文化长河抚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成长。它们不仅是代表着传统的图形,而且体现出了强烈的东方文化和民族情调。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图形元素是一种外在物质文化的传播载体,同时还具有一定历史的承传,因此它能够瞬间释放出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传统文化的这些图形可以和现代广告设计所寻求的形式语言发生共鸣,从而得以更加有效的利用。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社会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车辆、马路、商场等生活场所,还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媒领域都充满着各种广告。广告引领着大众的消费行为的同时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传达着其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炼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吉祥图形和纹饰,如吉祥图案:梅、竹、松象征坚贞的友谊;莲花与鱼象征连年有余;三羊开泰寓意吉祥如意等。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广告设计中,无疑会给现代广告招贴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招贴设计的发展方面,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但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要时时流露出中国的传统美学观。人生存在于时间的深度上。现在行动的发生,不仅预示着未来,而且也依赖于过去。如果你故意忽视,不想或磨灭往事,那么你就会妨碍自己现在采取理智的行动。正如这句话所说的,现代、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割裂不开的。对于现代的广告招贴设计应该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设计审美思想,寻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十年以后的家乡
- 圣诞节的起源
- 假如我是一名公主
- 难忘元旦
- 制作新年贺卡
- 菜场里的小镜头
- 元旦来了
- 家庭趣事
- 新年礼物
- 假如我是一位奥运火炬手
- 成长的烦恼
- 地球爷爷哭了
- 童年的事
- 我看曹操
- 我的理想
- 该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 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 2007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把握好五层意思
- 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 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自查阶段工作小结
-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四)
- 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 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
- 农村问题的根源: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混淆
- 我国农村医疗福利与保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 论重庆地区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
- 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
- 论透过旱灾探析重庆当前市街绿化
- 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 论如何提高防护林体系造林质量
-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 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
- 三农新政二三事
- 论网箱养鱼与水库水质的相互关系研究
-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 《蓝色的树叶》探究活动
- 让孩子自己去展示自己──《称赞》教后记
- 《蓝色的树叶》层次结构
- 《称赞》教学随感
- 《称赞》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我这样教《称赞》
- 《称赞》教后随感
- 《称赞》教学杂谈
- 《蓝色的树叶》素质教育新学案
- 在情境中想象 在朗读中体验──《称赞》教学案例
- 《称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称赞》教学片断及教后感
- 感受称赞的神奇魅力──《称赞》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案例
- 《称赞》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称赞》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