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提高课堂观察实效性的思考

提高课堂观察实效性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6

提高课堂观察实效性的思考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但是,如何让这种课堂教学研究形式和方法更加有效呢?我们应该直面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涉及课堂观察本身行为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逐渐完善,更趋科学,从而使课堂观察这种教学研究方式更加有效。

一、选定切合实际的观察焦点,提高观察教研指向的针对性

案例之一:我们的语文课堂观察协作组,在某学校开展的一次课堂观察活动。课型是一节作文作前指导课,上课教师是一位上岗二年的年轻女教师,观察主题(焦点)是“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现场采集到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可以说都是有效问题。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就设计了几个口头问题:①今天你进入阶梯教室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②你在学校常常看到哪些景物?(个别回答);③其他同学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呢?④刚才提到的景物你熟悉吧,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⑤想不想把我们的学校介绍给听课的老师呢?今天就请你做一回小导游。这是导入阶段的问题设计,很有层次,很有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自然引出下一个环节“请你以这样的方式介绍学校的独特风景”,(投影)“亲爱的朋友,欢迎你来到我们南中,这里有……”很多学生带着被激发的兴趣,按照教师提供的样式,流利地描述着。于是,教师在评价学生描述内容的基础上引出了下一个重点话题:这些景物能代表学校吗?为什么能代表学校?很明确,教师要学生明白景物具有其特有的特征。

因此,课堂观察主题(聚焦点)的选择需要组织者从实际出发,预设到位。①观察焦点的选择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或者课型的特点来设定,体现学科性;②观察焦点,要源自于教学实际中师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定,也就是选择值得研究、利于行为跟进、达到优化教学目的的问题,体现针对性;③观察焦点的选择还要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观察新上岗教师的课堂和观察骨干教师的课堂应该有所不同,新教师侧重于诊断和矫治的主题为好,骨干教师侧重于经验的提炼和概括为佳,体现层次性。

二、营造原生态的观察环境,提高观察所得信息的真实性

案例之二:曾听同事讲过这样一件小事。那次语文组全体人员,根据分工观察一位教师课上的“学生回答问题状况”。在交流对话的时候有观察者提出学生主动与积极回答有问题,此时那位上课教师就说了下面的话:是的,今天学生很反常,平时的活泼劲不见了,无奈我只好盲目点名回答,想想原因吗,也许就是在我没有向学生预告的情况下,大家(课堂观察教师)一起介入到课堂之中,学生不明白教师盯着我干什么,于是,注意力集中到身边的教师身上,还有可能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结果呢,课堂回答问题的气氛确实与平时不一样了。

这件事确实值得观察活动组织者深思。第一,观察者事先不告知观察主题与班级,是想观察研究原生态课堂,获得更有研究价值的东西,而实际呢,却破坏或干扰了原生态课堂,把原生态课堂搅成了另一类课堂。第二,观察者想用盯人法获得更加真实全面的课堂信息,结果呢,原生态的真实情景反而被破坏了。

这个案例中所出现的现象,在课堂观察实施中普遍存在;这个案例对我们开展课堂观察的启示是观察者介入课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察者最好提前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些许,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告诉学生观察内容或目的,创设一个良好的观察环境;②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甚至表情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尤其不能影响附近学生的情绪或心理;③在观察时,尤其不能发出声音,或者议论,更不能随意走动,因为这样会严重干扰课堂环境,分散教师与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与学的进程,最终得不到需要获取的原始常态信息。

三、选择最适合的观察点,提高观察所获信息的可信度

案例之三:有一次,我们语文组组织课堂观察展示活动,事先安排在初一年级的教室里进行,并且对观察者进行了课前培训,做出明确的分工。但是由于来观摩的人太多,无奈之下临时改到学校的阶梯教室进行,而观察前观察者的已有分工来不及改变。结果呢,观察学生参与状态主题组的教师,受阶梯教室学生座位的固定的限制而无法接近学生,尤其是对学生笔记状况的观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另外,学生合作讨论环节也是流于形式,观察者观察到的情景难以体现学生投入状态的真相。

这虽然是个案,但是也暴露了采点设置中影响观察效果的一系列问题。第一,课堂场景设置与观察采点设置不和谐、不一致,难以采集到真实的研究信息;第二,观察采点设置不合理、不恰当,给人“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的感觉,难以收到课堂观察的实效;第三,观察采点设置不实际、不预设,采集信息不全面、不完整,使得到的信息缺失了原有的价值,难以达到课堂观察的目标。

此次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课堂观察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实现课堂观察的目的,必须对课堂精心预设观察采点。①课堂场景的设置要尽量维持自然状态,要有利于体现原始真实全面的教学实际;有利于观察者的观察和信息的采集。②观察组织者,事先要注重采点设置与课堂现场布置的协调一致,有利于观察者根据主题需要采集真实信息。③观察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利于全覆盖的视角,以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真切、全面。值得一提的是,像上述案例中出现的临时改变课堂场景的情况,观察采点也要作及时调整,适配,以求观察者顺利实现其观和察,否则无法实现预定的目标。

四、做好真全实的观察记录,提高观察所议策略的科学性

案例之四:观察记录,在现场作业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也较难操作。实践中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次我们观察一位教师课堂上的“学生参与状况”,事前分时段记录,结果在汇总交流时很难统一到一处来,因为各个时段记录的形式方法有所不同,各人记录描述的重点不能完全相同或一致,于是只能分时段来各说各的反馈交流。

这种状况给我们的启发是,观察记录也需要观察者提前预设或商定。①课堂观察记录在提倡多样性的同时,作为针对一个主题的一次观察,所有时段观察者的记录样式或方法应该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最后的汇总、统计及分析、交流。②观察前,观察者记录的具体内容要明确精细,如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针对学生参与状况应该明确观察哪些内容:学生参与读的状况、学生参与说的状况、学生注意听的状况、学生参与写或记的状况,一句话,应该观察学生读、说、听、写的参与状况;再如,新课程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动交流状态、主动提问状态、能否探究状态等。如果这样明确到位,那么观察者在记录的时候就有了方向,便于整理与统计,也只有这样,最后大家才能根据真全实的信息来议课,并提出相应的矫治策略,才有科学性,才有价值。

上述所解说的课堂观察案例,只是针对我们实践中的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要我们直面问题,不断改进,课堂观察这种研究方式一定能日趋科学,步向深入,真正成为学校教研的主要形式和教科研的主要方法,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潮州亮起来了
春天来了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秋天的童话
我的妹妹
气球的妙用
吹气球
郊外踏青
美丽的家乡
庆六一文艺演出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可爱的小狗
月季花开了
夏天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