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日趋合理,“好课”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在现阶段,好课的标准又是什么?有人认为评价标准不同,只是见仁见智罢了。但它的确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是一堂好课的前提。一节课要教什么知识、要进行什么训练、要取得怎样的效果,教师心里要清清楚楚,学生也要心领神会。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攻坚。另外,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精当,既要符合大纲要求,又要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不过高,也不偏低,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二、教学底蕴

良好的教学底蕴是好课的基础,我认为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1.公心。即公平民主。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教学平等,不讲师生平等,不讲一视同仁,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是冷落他们还是关心他们,这是衡量教师是否有公心的一个尺度。

2.慧心。即聪慧之心。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先要有一桶水。对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但要知道错误发生的原因,还要知道怎样把他导向正确。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多看书,广泛涉猎。这样,教学才有深度,释疑才会准确,课堂教学才能有实效。

3.匠心。指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新意,这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也是备课是否到位的结果。如施教中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何激疑、引疑、解惑;如何诱发不同意见,以及如何使学生人人参与训练等,都要有匠心的安排。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等都可以从这里体现出来。

4.爱心。这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充满责任感的教师,从备课到施教,乃至教后的指导,无一不受爱心的驱动。备课时想学生的实际,教课时注意因材施教,辅导时因人而异。特别是对那些厌学、淘气的孩子,不舍、不弃,使不会的学会,让不感兴趣的感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学生三动:主动、真动、全动。“主动”的含义是不受任何外力推动而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是其求知欲、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表现,也是教师调动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表现在方方面面,如主动求解,弄懂自己不懂的知识;主动求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问老师、问同学;主动求异,即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展开争论,从而做到正确理解;主动求法,即自觉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或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更扎实、更有效;主动求博,即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旁征博引,扩大学习的外延,使学习更深入。

“真动”是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操作。这里没有花架子,没有装腔作势,没有表演成分,学生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实实在在地学。这样的课堂允许学生说不会,允许学生答不上来。语惊四座的回答固然好,所答非所问也是正常的。课的真实性是实效性的基础,没有真实性,也就没有实效性。

“全动”是指学生的整体参与,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不是仅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教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使学生全体参与。要尽量摒弃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训练方法。当然,做与看是可以结合的,但要巧妙的结合,防止有些学生溜号。少数人练而多数人看的做法是挫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不良动作,必须摒弃。

2.教师五导:导向、导思、导练、导趣、导博。“导向”有两个含义,一是引导学生瞄准本课的教学目标,集中精力去攻坚,使问题得解,能力提高;二是在教学中渗透本课程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学。

“导思”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是教学能否深入的关键。而学生的思考不得法、不深入是常事,教师必须设法引导。此外,导思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

“导练”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实践出真知,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都是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教师导练方向是否准确,方法是否有效,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导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知识兴趣的重要方面。一堂好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能把学生的兴趣拉向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绝不亚于知识的传授。

“导博”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培养兴趣的重要措施,是大教育观的表现。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使学生认识更正确、更扎实。正所谓:“首孝悌,次见闻”。足见见闻的重要。见闻也就是要求师生多看、多涉猎、多读参考书籍、多观察别人的做法。

四、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可以从四个方面看。

一是短期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如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一般发展目标的落实情况;二是长期目标是否落实,如教学中是否遵循规律、是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得到培养等;三是看学情,即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三动”,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信息交流是否多向等;四是学境,即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如教师感情充沛,学生个个奋进,互相取长补短,有错就改等。

总之,对好课的认识,是一个人教学观念的体现。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一堂好课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一堂好课,它应是有意义的课: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狗
郊外踏青
夏天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秋天的童话
我的妹妹
春天来了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美丽的家乡
气球的妙用
潮州亮起来了
吹气球
庆六一文艺演出
月季花开了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