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知而获智 知达高远

知而获智 知达高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8

知而获智 知达高远

一、顶层设计,构建“知”教育体系

今年,我们通过对新苑学校现状的调查研究,传承“融和教育――融汇百川、和谐共进”的办学特色,以“和”为核心确立“知”教育理念文化,以培养“知学、知礼、知行、知乐、知书、知勇”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以构建“全人”课程体系为特色项目,全方位打造“知教育”特色学校。

1.目标与理念系统设计

我们确立了学校特色建设的“魂”――知教育。(“知”[zhì],意为“深厚学识之智慧,高远智慧之学识”,即“知而获智,知达高远”。学知可以获得智慧,学知可使智慧达到高远的境地,是一种学无止境、智慧无边的思想。“知而获智”即对事情的了解、事物的发展,从感性到理性,只有达到理性,才能获得“智”。“知”之积淀,转识成“智”。)

“知”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六知”学生。“六知”源于孔子的“六艺”,孔子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即“礼、乐、射、御、书、数”,体现了“德才兼备,文武兼得,知行兼修,天人兼惠”的全面素质教育观。所以,学校以传承孔子的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分析整理出对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六大方面:礼仪、实践、学品、读书、艺术、体育,由此确定了“知礼、知行、知学、知书、知乐、知勇”六大育人目标。让学生“品德优、基础实、能自主、有个性、会发展”,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领袖气质、健全人格”的现代人。

2.“全人”育人体系设计

特色理念的落实和特色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课程、课堂、德育活动来实现。我们提出以“全人课程”为特色项目,以“智慧课堂”为特色阵地,以“六知德育”为特色抓手,全方位地落实“知教育”。

“全人”的含义:引用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是依据柏拉图的“和谐就是善”以及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创造出来的。小原国芳的“全人”指的是“完美和谐的人”,是指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我校提出的“全人”引申为多方面和谐发展、个性充分发展、人生各阶段持续发展的人。

3.保障系统设计

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保障。我们把培养“智慧型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目标可以分解为单项的“六知示范型教师”。把“6S”管理作为特色制度的根基。

所谓“6S”管理,是指对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六个词在日语中的罗马拼音或英语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6S”。

经过三个层面的设计,形成特色创建模型如下:

二、文化认同,营建“知”教育环境

我们设计了新苑学校“知教育”主旨文化,并对校园进行了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文化设计。

1.理念文化(MI)

办学愿景:书香校园 智慧课堂 涵养教师 儒雅学生

办学理念:润育潜质 培养习惯 发展个性 奠基未来

校训:读书改变命运 习惯成就人生

校风:求真至善尚美

教风:敬业爱生 为人师表 博学善教 终身学习

学风: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立君子品 做有德人

腹有诗书 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心无旁骛

学校精神:人本和谐 文明向上 追求卓越 争创一流

成长箴言: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见贤思齐 见善思及

学校校徽:(VI)

整个标志将“新苑学校”的首个字母“XY”巧妙地蕴含其中,整体似周易传统阴阳太极图和太极拳经典动作以及艺术体操经典动作。表达了新苑学校“经典校园”“书香校园”“传统校园”的办学愿景。经典传承、书香浸润;润育潜质、启迪智慧;激扬梦想、个性飞扬……标志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彰显出新苑学子展翅高飞、蓬勃向上的无限生机。延展设计为中国印“知章”和篆刻印“校章”。核心为新苑学校的“知”教育理念文化,即以“和”文化为中心的知书、知学、知礼、知行、知勇、知乐“六艺”“育人”课程结构体系。

2.环境文化(EI)

学校注重“经典、书香、传统”学校文化环境营建。文化营建的主旨思想是让学生在校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感受经典文化、书香文化。同时我们特别注重“人本入微、以生为本”的和谐学校文化环境的营建。健康、快乐的课间活动游戏设计;环保绿色、方便取用的直饮水系统;校园划分课间、午间活动区域,让孩子的课间充满快乐;班级增设生态储物架、图书角,夏天提供午睡睡垫,处处体现着“基于学生、来自学生、面向学生”的生本文化理念,时时、事事、处处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快乐体验。

3.行为文化(BI)

以“和”文化为核心,围绕“人本和谐、文明向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新苑学校精神,我们制定了《新苑学校“6S”行动标准》《新苑学校学生“省身九项好习惯”》《新苑少年必修十项传统美德》《新苑学校教师“省身十项良好习惯”》《新苑教师职业素养九项修炼》,凝聚了新苑学校行为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一种自省行为文化在师生中悄然形成。

三、全人课程,打造“知”教育课程

“全人课程”融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知学、知礼、知行、知乐、知书、知勇”六知为目标,创新开展三级课程建设,落实“知教育”。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运作

我们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运作,每个学科挖掘每个年级最基本的素质,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重点训练,形成了“知教育”全人课程体系。同时,我们还将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校本化构建。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同级部分别开设英语、数学、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研究性课程。以历史学科为例,我校将威海历史引入到实践课程中来,通过学生对家乡周边人文、历史的探究,既解决了实践课程缺少现成教材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课程纲要及课程规划、课程内容等已基本成型,随着学校有计划、有序的推动,“知教育”全人课程体系将逐步深入。

2.地方课程的整合化实施

我们根据地方课程教材特点,将“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整合,将“环境教育”与科学、地理、生物课结合,将“安全教育”与班队会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将有关内容进行分解,相关学科教师承担地方课程教学任务,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地方课程的授课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3.校本课程的个性化构建

(1)必修校本课程将诵读与育人高度整合。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知书”特色必修校本课程融合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创造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旨在弘扬经典,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孩子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我们规定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为必修校本课程,以校长主编的五册《少年蒙学经典读本》为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六知”少年。

(2)选修校本课程将特色与多元有效结合。初中部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小学部每周四下午

二、三节课为选修课活动时间,我们开发了劳技类、艺术类、健身类、科学类、社会实践类等课程,充分体现“全人课程”尊重人的个性潜能的理念。我们通过“视频发布――自主申报――双向选择”完成了本学期的选修课程的构建,形成了“知教育”选修课程体系。

通过大力实施“知教育”,不断塑造更多有利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全人”,是新苑学校的目的所在。“知教育”是我校对素质教育的校本实践和理论发展。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知教育”以“养”为道,既有严格规范的养成教育,又有自由放手的自主成长,更有育人无痕的文化熏陶和环境涵育。以养为道,放手不放任,宽容不纵容,顺其自然,行其当然,成其必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庆六一文艺演出
我的妹妹
秋天的童话
春天来了
月季花开了
气球的妙用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郊外踏青
夏天
潮州亮起来了
可爱的小狗
吹气球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美丽的家乡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