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体悟诵读韵味 放飞童年梦想

体悟诵读韵味 放飞童年梦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6

体悟诵读韵味 放飞童年梦想

如同一朵朵闪烁着烂漫童趣的小花,儿童诗以其优美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悠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使每一位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着素养、积累着语言。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利用好这种最切合儿童实际的文学样式,上好儿童诗教学课呢?

一、借吟诵理解

古人有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诵读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从学理上分析,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眼、口、耳三条神经通道共同参与的活动。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最重要的是能够心通其情,进而使语感的最终形成成为可能。

[课例]《一株紫丁香》

师:同学们先轻轻地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要特别注意画出相应的句子。

(生读后回答)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最美好的心愿,他们多么想把这样美好的期望说给老师听啊。同学们,谁来读一读,读出自己那份迫切的心情?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可是老师觉得只读还不够。你看这一句“踮起脚尖”,大家做做看,悄悄地,和着轻轻的语气读一读,我们轻轻地给老师送上一份惊喜吧!

(生读)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挂牵”吗?(生答)

师:运动会赛场上,老师为我们呐喊助威;寒冬来临时,老师早早为我们打开大门;考试结束后,老师为我们细心点评……点点滴滴间,老师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什么?

生(齐答):挂牵。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呢?

生:大声地。

生:充满感激地。

生:突出这个词语。

师:大家说得都对,越真挚的语言越要慢一点重一点,大家齐读。

诵读不是简单的有感情朗读,教师要着重从诗句的字里行间出发,让学生能够感悟到诗歌里的意象,进而体悟到诗歌里的情感,直至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只有通过系统化的诵读指导,学生才能够发乎内、动于衷、达于言。

二、借想象拓展

著名的儿童诗诗人樊发稼先生讲:“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诗是简练的艺术,充分挖掘儿童诗句里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发展思维。

[课例]《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师:现在呀,我就是盲婆婆,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送了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它的歌声可动听啦,咯咯、咯咯、咯咯……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生:您一定看到了绿色的田野。

生:您看到了小溪流动的清波。

生:您是不是还想起了童年快乐的生活?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不仅看到了这些,我仿佛还看到了书本以外的美景,大家再仿照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生:您看到了收获的田野,到处都是果实的果园。

生:您仿佛看到了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

生:您是不是来到了我们班,看到我们在学习儿童诗呢?

……

师:孩子们,你们太可爱了,盲婆婆的眼睛仿佛一下子恢复了视力,感谢你们!

布鲁纳指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有内存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诚如本例,既立足书本内容又有其他内容的拓展,想象会成为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儿童诗的捷径。

三、借创作表达

创作是想象的物化,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想象也能变成儿童诗的时候,其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也会更浓。由于创作儿童诗是上述第二点的延伸,在此不再赘述。仅以上述案例为基点,适当拓展。

[课例]《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接上)

师:带着美好的祝愿,让我们用手里的笔再次写一首歌送给亲爱的盲婆婆。

老师写出了开头,下面的内容就看同学们的啦!

咯咯,咯咯,咯咯……

歌声会带着婆婆看一看大自然的美景,

歌声会带着婆婆……

歌声会带着婆婆……

(生小组创作)

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通过参与创作,使想象的成果变成具体可感的文字,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借生活体验

别林斯基说:“儿童读物的正面的、直接的影响都应当集中于儿童的感性,而不应集中于他的理性。”感性是低年级阶段儿童心理的显著特点,由此也要求儿童诗的教学一定要回归到生活的本源上,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感性的基点,这样既可以熟知生活,又可以加深理解,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课例]《雨后》

师:小朋友们刚才说得多么带劲儿啊,大家一定都玩过水,那我们一起到雨后的广场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自由读)

师:谁来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师:如果你是他们中间的一位小朋友,你准备怎样玩得更起劲呢?

(生答)

师:看你们说得那么开心,说得那么起劲,你们一定还想把这份快乐表演给同学们看一看。谁来给大家表演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

师:哎呀,你刚才摔了一跤,疼吗?心里怎么想?

(生答)

师:如果你们也摔这一跤,也是这样想的吗?

(生齐答)

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份兴奋与骄傲,一起读一读吧!

不断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断地激发学生内在的体验,让课本的内容完全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儿童诗教学一定是成功的。

以读悟诗情,以写激诗心,儿童诗的教学就是要在浓浓的诗情中让学生去体会其文化气息,让课堂教学也染上诗性的光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潮州亮起来了
吹气球
郊外踏青
春天来了
美丽的家乡
可爱的小狗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我的妹妹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夏天
气球的妙用
庆六一文艺演出
月季花开了
秋天的童话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