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人类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设计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创造,它要把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凝结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之中。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解析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建的、改造的、享受的、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诸多内容,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是“人文”精 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形式,提倡德治,力求使社会各个等级和睦相处。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文”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韧不拔、敬老爱幼、救济孤残、勤俭持家等美德。 其次,是“自然”精神。道家经典《老子》将“无名”作为天地的始原,“有名”作为万物的根本。它们是外延很大的名词,如果要从哲学上加以概括,都超越不了“有”与“无”的外延范围。《老子》一书还提出要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则是自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 再次,是“奇偶”精神。当人们探索自然地奥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时从“五行”的“五”去看事物的构成和变化;有时从“偶数”的相对相生去把握自然和人生变易的道理。这种“奇偶”精神浸透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科学、古建筑、古代都城布局,甚至连古器物的造型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归结为“奇偶”精神的体现。 最后,是“会通”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现代艺术设计在中国只有二十几年历史。我国的艺术设计,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有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急匆匆地紧随商品经济这趟末班车,追逐潮流、赶超世界,却无法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理论,研究自己的教育。 各高校大幅度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一时间,艺术设计成为国内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虽然各个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直不断深化,但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历史较短,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和体系也都基本上取自西方,至今仍然未能建立起自己的语言与特色教学,造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盲从西方,却又因文化积淀与西方迥异而无法达到与西方相应水准的矛盾现状。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着巨大影响。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成熟更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缺少了本土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支撑,照搬西方模式的教育方式,是不能适应我国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艺术设计既要与世界接轨,又应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现代化创新能力的设计师,还要求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了解的设计师是不会有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国人的。因此,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设计师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艺术教育应在培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增加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传统设计理念的总结。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应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 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应将设计教育引向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中,摒弃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粗浅、狭隘、偏颇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 要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应在设计教育中提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相结合,保留中国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 设计教育应当把重心放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与确立未来社会人类生活方式与文化理想的高度。应该以开阔的眼界和创造的精神,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积极地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并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来学习、研究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好做人, 练精技艺,把握时代脉搏,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人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
- 游白马涧
- 感谢挫折
- 致奶奶的一封信
- 我家的小狗
- 天终于笑了
- 为什么
- 贪吃的小狗
- SPring Has Arrived(春天来了)
- 匆匆
- 最开心的一天
- 美丽的校园
- 水,我们的生命之源
- 等待
- 地球的苦恼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 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管理
-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 沉默权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现代叙事
- “罪 名” 研 究(2)刑法论文(1)
-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品味
- 漫谈绿色建筑与中华传统文化
-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影响
- 论网络犯罪(2)刑法论文(1)
-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4)刑法论文(1)
-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 “罪 名” 研 究(3)刑法论文(1)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匆匆》教学设计之六
- 《将相和》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三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七
- 《匆匆》教学设计之五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四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六
- 《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景阳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谈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