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9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6)刑法论文(1)
《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措施不服的,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复议申请的第二日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请复核,上一级机关应在接到复核申请的第二日作出复核决定。
复核决定为终局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进行复议、复核时,应召集案件承办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到场,由案件承办人说明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依据和法律根据,被采取强制措施人及其聘请的律师可以对此进行反驳。
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法》应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申请权,即应明确规定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不当时,有申请变更的权利。被申请的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会,由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批捕部门组织,由申请人及其聘请的律师、案件承办人参加,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批捕部门在充分听取申请方与案件承办方的意见后,作出是否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决定。
另外,对于逮捕后在羁押期限内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而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刑事诉讼法应当明确规定仍应报检察院审查批准,而不应仅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2、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被超期羁押的申告权,对超期羁押行为进行治罪,以彻底杜绝超期羁押。《刑事诉讼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超期羁押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受聘请的律师有权提出申告。
如果羁押决定是公安机关作出的,则向人民检察院申告;如果羁押决定是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则向人民法院申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接到申告后,经审查认为确属超期羁押的,应即作出决定,要求原决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变更强制措施或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释放,原决定机关逾期不执行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有权作出释放被羁押人的决定。
《刑事诉讼法》还应规定执行羁押任务的看守所监督超期羁押的的职责。羁押期限届满前十天,看守所应当书面告知办案单位,提醒其应在法定期限内办理延长手续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对超期羁押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将情况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告。为了彻底杜绝超期羁押,笔者认为应当将超期羁押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
因为超期羁押实际上是未经有权机关或者人员批准的羁押,其实质就是非法拘禁。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
由于我国未确定无罪推定原则,也由于我国在刑事诉讼领域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轻忽,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公安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甚至社会上普遍的观点均认为,被羁押的人是涉嫌犯罪的人或者是被指控犯罪的人,对这些人即使超期羁押也无碍大局,公安、检察人员是因办案而对这些人超期羁押,有时也是无奈,因而并不认为超期羁押行为构成了犯罪。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这种认识逻辑能够成立,那么,《刑事诉讼法》就不必规定侦查羁押期限,刑讯逼供也同样不构成犯罪。因此,将超期羁押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有利于根绝超期羁押。
3、扩大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设立取保候审脱逃罪、监视居住脱逃罪。在《刑法》中明确规定被取保候审人、被监视居住人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脱逃的,不论其在公安、检察机关在侦的案件中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一律构成取保候审脱逃罪、监视居住脱逃罪。
在此基础上,由《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则上可以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只有对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故意杀人犯罪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曾经有过脱逃行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不能适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4、放宽逮捕条件,缩短刑事拘留期限,以完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我国的逮捕条件过高,使得刑事拘留很难与其衔接,反过来又促使刑事拘留期限越来越长,超期羁押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使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更加完善,必须放宽逮捕条件,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与国际接轨,规定对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即可实施逮捕。由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则上可以适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样放宽逮捕条件后,也不会导致看守所人满为患。
逮捕条件放宽后,相应地就可以缩短刑事拘留期限,将刑事拘留期限最长限定在96小时为宜。如能如此修改,就可以使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使其有效发挥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作用。
参考文献:孙谦.逮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李昌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9-60.陈瑞华.刑事程序中的公民权利[A].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57-29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福建 福州 35000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大雁塔音乐喷泉真好看
- 我的篮球服
- 摸老虎屁股
- 下雨
- 台灯
- 我和妈妈去商场
- 坐火车真好玩儿
- 蝉
-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 时钟
-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 吊扇
- 夏天的色彩
- 庆祝生日
-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
- 确定广告策略
- 广播广告文稿写作时要多用设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段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直述式
- 设计调查问卷应避免的问题
-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外的代表主张
- 广播广告文稿的写作
- 确定广告媒介
- 关于热水器的意见征询范例
- 广播广告文稿写作时要简明易懂,适宜口播
- 广播广告文稿要言中有画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猜谜式
- 广播广告文稿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头
- 设计问卷题型的方法
-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内的代表主张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西方声乐音乐一瞥—从格列高利圣咏到清唱剧(1)
- 谈《格萨尔》说唱音乐艺术(1)
- 采风观念的异化(1)
- 都市民族志:“京味现实主义”的文化想象(1)
- 浅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
- 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1)
- 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几点探讨(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1)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1)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音乐史写作:艺术与历史的调解(1)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3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3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我们成功了》说课稿
- 《阿德的梦》综合资料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