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语用谈拓展

基于语用谈拓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6

基于语用谈拓展

一、 语言拓展训练――让抽象变具体

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而感性的。在与文本对话中,同学们常常因为文本内容过于抽象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从文本的教学需要出发,创设具体的语用情境,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的同时,将文本内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例如,苏教版小语四下《“蚁国英雄”》一文中,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这样抽象的内容是何等的陌生,理解起来是何等的艰涩?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语言拓展训练。

师:同学们,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舍弃自己的岗位。由此,你想到了那些人和事?

生:我想到了《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中的叶欣,她为了不让同事受感染,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她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换来了同事的安全。她多么像外层的“蚁国英雄”们!

师:你真会动脑筋,联想得好。

生:我想到了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的母亲。

师:哎?你怎么会想到母亲?她哪一点像“蚁国英雄”们?

生:因为在“我”小时候,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我”长大后,母亲仍然拣重担挑。母亲最重时却只有89斤,她用瘦弱的身躯,苦苦支撑着这个家,以自己的健康作为代价,把孩子一个个抚养成人。最后,她却积劳成疾,病倒了。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难道不像外层的“蚁国英雄”们吗?

在教师以语言运用为主线,设计语言拓展训练时,学生展开由此及彼、由近及远、横向联系的语言应用实践。教师借“说”“写”叩问文本,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语境与文本对话,强化了他们对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及对思想内容表现力的认识,建构了文本的意义,既实现了对“生命的价值”这一抽象而又艰涩的内容的理解,又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目标,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 语言拓展训练――让肤浅变深刻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由于该文重在摆事实、讲道理,内容上无引人入胜的情节,加之文章列举的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人和事,并非同学们切身的情感体验,所以,他们对本文很难提起兴趣。学完这篇课文之后,许多同学对“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这一道理的认识,只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很难深入。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道理呢?一位老师在教授本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语言拓展训练:“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果,学生不仅完全理解了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而且以一个个真实的个体生活体验作为话题,将对这句话的解读,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展开。比如,一位女生参加舞蹈训练班,每天坚持练最难练的“下腰”,累得腰酸背痛,大汗淋淋,有时候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每当自己要放弃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老师的叮嘱,于是,她重又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最终取得了成功!同学们真实生活的情境和细节,都成为语言训练的素材,这篇课文学生学得趣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仍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这位老师在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遵循文本语境及意义逻辑,进行语言拓展训练,促使学生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自由徜徉,并运用语言叙述自己经历的过程中,以自己的言语实践和切身的情感体验,解读并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实现了“言”“意”转换与融合,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 语言拓展训练――让蒙变清晰

理解、感悟是运用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写了什么”,更要引导学生体会“怎么写的”。借助文本,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适度展开语言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感悟语言特点,领悟语言规律,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有深度。

一位老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时,让学生仔细读读这句诗,说说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交流时,学生都说从中读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教师评价说:“你们真聪明!”然后,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读出瀑布的“壮丽”。这句诗的教学就这样模糊着过去了――庐山瀑布在学生的眼里只留下了“蒙的印象”。

庐山瀑布的确很壮丽。如果教师在学生感悟到“壮丽”的基础上,继续拓展追问:“这短短的十四个字,为什么会让你感到‘壮丽’呢?作者是怎么来表达的?哪些词语写出了瀑布的‘壮丽’?”让他们的理解由粗略到细致,这句诗很快就会在学生的眼前形象、生动起来。他们会先品味“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飞流”,多么形象地让人联想到瀑布凌空飞泻、喷涌四溅,一个“快”字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再品味“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瀑布“陡”“急”的形象悄然浮现在学生面前;“三千尺”极力夸张山的高峻,以及瀑布之“长”。再看“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不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字,用得若真若幻,空灵传神,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通过仔细品味,将瀑布的“壮丽”转化成了具体的“快”“陡”“急”“长”“神奇”,文字在语言拓展训练中变得具体鲜活,有声有色,学生的朗读也随之变得声情并茂。

《阅读教学原理》告诉我们,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经历对文字的解码、编码过程,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意义建构,才能为阅读后期欣赏、评价、储存、运用做好充分的积淀。在学生对文本印象模糊时,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以言语活动为价值取向,适时地拓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实践中去解读文本,可以使学生获得文本更为丰富的内涵与意蕴,让教学更有厚度和深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蜗牛让我有了新发现
参加“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写于3.14)
学造纸
家有小龟到
一只燕子的自述
自我保护乃财富
大头小弟
大嘴垃圾桶
硬币运动会
未来的地球
烟火
可怜的课桌
爱笑的刘菲
消失在5的边缘
加强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小议
浅谈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浅论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剧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在小学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简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现状及发展
从《说文解字》看现代教育的方法
刍议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外国文学教育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服务的思考
关于软件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愚公移山》_语文论文
文章“曲形结构”法_语文论文
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_语文论文
日记教学——小学启蒙作文教学的途径_语文论文
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_语文论文
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及教学对策_语文论文
明确目标读写结合_语文论文
高效低耗求活求实_语文论文
持之以恒地坚持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故事性作文与虚构方法_语文论文
采用各种形式,培养“说”的能力_语文论文
明理·激情·导行_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认识与实践_语文论文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_语文论文
体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