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策略探索

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策略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策略探索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古诗词课堂的有效生成教学是指通过古诗词课堂的有效学习,学生应该在对古诗词的听、说、读、悟方面有所提高。

一、在产生问题中有效生成

问题从学生中产生,还要把问题还给学生。当堂解决问题是教学务实的具体表现,是对学生发展成长负责的体现,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刻意避开,要敏感地抓住那些有价值的、以语文素养为归依的生成性问题,作为一个来之不易的课堂资源,吸引其他学生也参与其中,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班同学共同思考的问题,将其引向纵深。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由介绍杜甫在成都建成草堂的背景导入,然后让学生熟读。我让学生思考:你从诗歌中知道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侃侃而谈,他们说知道了当时战乱,秋风秋雨,天气恶劣,很凄凉;知道了“诗人贫困交加”;知道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常彻夜难眠;知道了诗人记挂着“天下寒士”,感受到了诗人“兼济天下”的胸怀。诗人高大而伟岸的身影矗立在师生面前。

学生正朝着我希望的答案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可他也不该骂人家小孩是盗贼啊,不也挺没爱心吗?”一个学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全班同学都怔住了,但我观察到有些学生好像对这位同学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就让学生讨论。课堂很热烈,有学生说:“我认为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你看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大家高兴自己才高兴的诗人。”有学生说:“我不同意,他把自己的孩子说成是‘娇儿’,骂别人的孩子是‘盗贼’,说明他后面的那种愿望是虚假的,他不是个真正有爱心的人。”有学生说:“几把茅草也不值得他如此大动肝火呀,还‘唇焦口燥’地呼喊,我想他肯定还追了好一会,呼天抢地的,没必要嘛!”

看到这种白热化状态,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更能延伸到杜甫的其他作品,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为深入,使课堂更有厚重感。要了解一个人,不能离开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也不能光凭他的一首诗歌。不如趁机让学生真正走进杜甫,形成一个专题阅读,课后让学生写写有关杜甫的作文。

这是个典型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有效生成,教学设计中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课后令我们师生最快乐的恰恰是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我看到了个性化的、独立的学生!试想,如果我将教案进行到底,但也只是解决了我想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到底是解决学生阅读时碰到的问题重要,还是让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重要?答案肯定是前者。这样的教学犹如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有意外,有惊喜,师生都获得了创造的满足和发展。

二、从语言品味处有效生成

诗词语言是凝固的音乐,语言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载体。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加强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吟咏成诵、富有节奏和音律感的诗词名篇。在教学这首词时,首先让学生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中秋之月,最后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从诗词中所悟到的景和物。

学生有了熟读后的语言基础,很快就勾勒出与文本几近相符的图画:无垠的天空作背景,一轮孤独的圆月独悬高空,在人间,一张桌、一壶酒、一个孤独的人端着酒杯向孤独的中秋之月发出深沉而矛盾的询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大多数学生画完后,我让学生试着揣摩诗人的心情,然后带着诗人的心情去朗读。学生明白诗人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情绪很低落,应该用低沉的声音去朗读词。尤其在读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学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诗人那种矛盾的心理,声音低沉而伤感,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读到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时,学生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能从学生的朗读声音中感知到学生已经进入词人的情感世界,并且能够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复杂而矛盾的主题。最后,我让学生在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的背景音乐里再次品读文本。朗读节奏、情感的投入以及对主题的理解,我没有进行任何的解说,学生都能准确把握。学生在抽象的文字里,在语言的品读中,找到了词人的情感和内心的真正依托。在品味语言中,学生获得了许多。

这首词的教学,我只是让学生在词人的语言而不是我的讲解语言中,获得对词人的全面认识,达到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三、在描绘诗境中有效生成

古诗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简短的字里行间留下许多的艺术空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所谓描绘诗境,就是用美的语言扩充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展开想象,去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轨迹。苏轼曾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每一首诗或词不都是一幅幅画卷吗?画面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教学《山坡羊・潼关怀古》时,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品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潼关?学生根据诗句踊跃发言,在明确了是一个雄伟壮观的潼关、一个萧条的潼关之后,我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文本给我们展示了两个潼关,如果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给诗文配一些画面,你们觉得应该有哪些景物和画面出现?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补充,这堂课在描绘画面中达到了高潮,学生也很好地理解了主题。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先让学生自读此诗,找出诗人描写的景物,在脑海中描绘出大致的图景,然后在这些景物前加上修饰语,如“藤”的修饰语“枯”,学生就想象到藤是枯萎了的样子,而不是郁郁葱葱的样子。完成以上两步,画面已经基本形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晚秋夕阳图跃然纸上,许多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想象后,对诗中之景、诗中之情有了新的生成。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意境的理解。

其实描绘法是依托于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有声有色的画面组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想象和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

四、借他山之石有效生成

诗词不是孤零零存在的个别文学现象,它有很强的包容性。我们知道,古代的诗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现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大量的古诗词记忆和背诵真的很难,我一直在帮助学生寻找好的方法来学习和记忆古诗词。

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我尝试着让学生联系电影,联系音乐,联系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学习古诗词。在这些东西的背后,都能寻找到诗词的影子。而在那些出现过的古诗词的事物里面,因为学生是主动接受,所以记忆得非常牢固。因为电视剧里张无忌曾经对赵敏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所以学生记得;因为项少龙看到雅夫人流露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绪,所以学生记得。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说出这样的诗句,往往会让学生联想到某部电影或者是电视剧里面的诗句,让情境再现,这样的记忆会终身难忘。

同样,在许多流行的歌曲中也有许多诗词的元素在跳动。如早些年的《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就是引用李白的诗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现代的歌曲,往往借用一些古诗词中的典故或者是内容,将它们展开或者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新版故事。比如琼瑶电视剧中很多歌词里面都常常出现唐诗宋词里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还有许多的歌曲直接把古诗词配乐和谱曲加以传唱,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把苏轼的《水调歌头》用流行歌曲形式加以演绎,让大家得到音乐的享受,同时还能够温习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歌曲,也可以在备课时准备这方面的材料,举出相关的流行音乐,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更能加深对诗词的印象,也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而长久的学习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朋友
夏夜
教师节
我帮妈妈做家务
新学期、新起点、新打算、新收获
童年傻事
那个冬日的早晨
文章到底要不要华丽的词藻?
初三,让我们一起加油
2010——冬至未至
祖国在我心中
火星历险记
祖国在我心中
我的爸爸
自信伴我成长
人民币利率互换利差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浅析“创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戏曲院校招生入学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对策建议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加强乡镇财政监管的对策思考
试论青岛开发区如何建立完善科学招商工作机制
庄河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对策分析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制约性因素及发展模式
浅析信息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年终考核工作的管理学分析
关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几点看法
从公路运输经济视角透析崇左市出租车行业管理现状与对策
探析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片断赏析
《荷叶圆圆》说课设计
《荷叶圆圆》片断赏析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说课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问题探讨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说课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片断赏析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