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9
优化问题情境激发数学思维
[摘要]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优化设计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思维引导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用卓有成效的启发式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持续发展.
一、设置悬念,点燃思维
在课的导入阶段设置悬念,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热情的目的.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余角与补角”一课时,为了引入新课,结合本校开设的校本课程――灯谜,教师出了两个谜语让学生猜.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由谜语导入,能激起他们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
二、小组讨论,激活思维
三、巧妙编题,促进思维
变式①:如果围成的花圃需要在正面开一个2米的门,该怎么围?
变式②:如果墙长只有10米,结论还是一样吗?如果墙长15米呢?
变式③:如果苗圃的两边靠墙(两堵墙互相垂直),另外的部分用24米长的铁栏杆围成,怎样围才能使苗圃的面积尽可能的大?这样变式使这道题的问题情境有所变化,学生展开探究后,归纳了如下几种方案,并编写出新的数学问题.
方案一:围成斜边为24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方案二:围成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
方案三:围成直角梯形,其中∠BCD=120°.
解答下列问题:
(2)设方案三中CD的长为x米,苗圃的面积为S3平方米,求S3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3的最大值.
这一系列改编综合运用了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特殊图形面积,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促进了教师把知识内化为素养,灵活驾驭知识,而且习题的系列改编,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这类变式题多次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正如张景中院士所说:“将数学知识转变为用于教育的数学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数学专业化的问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情,恰当、准确、科学地设计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合适的数学问题,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思维.
[参考文献]
[2] 郭岗田.关于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育,2006(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狗可可
- 团圆饭
- 我喜爱的乐乐
- 拔萝卜
- 鸟巢
- 聪明的猴子
- 未来的汽车
- 大姑的婚礼
- 小狗可可
- 小闹钟
- 爸爸“讲故事”
- 春节庙会
- 小香。你是个傻瓜
- 看图作文有感
- 小猫和小猪
- 静静地听你说
- 品味《论语》
- 十七岁的天空
-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之我见
- 诵读中华经典,品味书香人生
- 活出生命的色彩
- 聆听孔子一席话
-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
- 又是一年风起时
-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果展室建设探究
-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我见
- 关于社区教育基本特征的反思与再认识
- 因材施教下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实现
- 读交友之道,品百味人生
- 深挖教材 巧连读写
- 读中悟见解出——说《鸟的天堂》教学设想及备课
- 珍珠泉
- 四下29、太阳
- 四下、积累.运用七
- 四下、26*桂花雨
- 四下、积累.运用六
- 四下、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 陶校长的演讲
- 科学怪人
- 四下、25、古诗三首
- 四下、27、她是我的朋友
- 四下、28*争吵
- 评《鸟的天堂》教学活动
- 四下、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