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读懂生物教材,活用课本情境图

读懂生物教材,活用课本情境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5

读懂生物教材,活用课本情境图

[摘要]生物教材含有丰富的情境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灵活地应用教材中的各种情境图。这要求教师做到解读教材、读懂教材,同时做到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整为零。

[关键词]生物教材课本情境图解读使用

随着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颁布,2012年教育部审定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正式发行。作为生物教师,应该怎样从这个静态的素材中读出编者的编排意图,又怎样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体现个人的理解,如何从教材外显的知识、丰富的图片中挖掘出内隐的生物思想、生物素养、生物方法等教育资源,不但取决于生物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更取决于教师解读教材的方式和习惯。生物教材中各个专题的图片不仅是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与生物概念学习、实验操作方法等的桥梁。人教版教材改变了传统生物教材中单一机械的课文文字的呈现方式,注重通过情境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生物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人们的生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联系生活实际的教材资源有图片、有“想一想,议一议”、有“观察与思考”,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样的学习素材无疑更生动形象,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加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各种情境图,教师需要思考很多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对生物课本情境图的使用尝试进行解读。

一、化静为动,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鲜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配合教材的方法步骤中的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骤给出了七个小步的操作,同时教材配合给出七个情境图,演示出了一个中学生操作的七个小步骤。笔者实验前先让学生预习,认真阅读各个情境图,预习结束后让每个组派代表上讲台对着

普通光学

显微镜说出它的结构并演示使用的方法步骤,不管是学生说得好还是说不到位,教师都应做好总结点评。这样动态利用生物课本情境图,加深了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步骤的理解。又如,在学生操作实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笔者在讲解完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的作用之后,让学生自己认真阅读实验方法步骤和按照实验步骤图的提示进行实验操作。笔者观察到有的学生很认真地按照“擦→滴→撕→展→盖→染”的步骤图提示进行操作,即使有的学生开始不大明白,在教师的提示之后很快就弄明白了,然后开始实验。同样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笔者也以同样的方法处理,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情境图,很快就在实验做好比较后思考出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夜中处理一夜的原因和制造出的有机物是淀粉。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和实验的成功感,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增加了对生物学习的热爱。再如,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对展示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课本文字和图片的解读,简要总结出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这样,课本情境图在学生的操作、讲解中由静态变为动态呈现,变得更加鲜活。

二、化难为易,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生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本中的部分情境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比较难理解,有的比较生疏。每当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本情境图理解有难度时,笔者总会想办法在下个班、下次课创设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情境,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情境图阅读课文。比如对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细胞的生活”之“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体外培养细胞需要哪些物质”,由于现在的青少年大都喜欢追星,而且班里很多学生喜欢听S.H.E的歌曲,于是笔者结合女明星Selina在上海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场爆破戏时被烧伤的事件,提出问题:同学们要解决Selina烧伤皮肤的植皮问题,结合前面刚学习的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分化知识,科学家在体外培养瓶中培养人造细胞,要使细胞活下去,需要加入哪些物质?这样提问,学生比较感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在“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中结合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联系汽车发动需压迫汽油、柴油提供能量,我们运动、学习需要事物给身体提供能量等把课本情境图进行简化处理,这样更加简单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又如,在学习“小羊多莉的身世”时,笔者在学生看资料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出生背景和科学家用科学技术创造多莉的过程。接下来,学生在阅读课本材料时,结合课本介绍多莉的情境图,很快就能自己分析

和讲述出小羊多莉的创造过程和长相像C羊的原因。再如,在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时,笔者通过采集水中的水绵、紫菜、海带、苔藓、鳞毛蕨、立白等植物带到教学中

作为教学导入材料,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植物吸引住了,再对比课本上这些植物的情境图,学生很快就总结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各自的特征和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学生对于教师这样联系生活和课本情境图进行的教学非常感兴趣,这样的处理也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带领学生真正投入到能理解、感兴趣的情境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整为零,让生物课本情境图更加丰盈

生物教材中有些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情境图,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知识而言,配合逐步渗透、不断深入的情境图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生物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把课本情境图分解成若干部分呈现,这样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有利于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笔者觉得既然种子种下去就会萌发成幼苗,那么种子的结构和有效的形成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探究种子结构与幼苗的关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既观察到了种子的结构,又知道了种子与幼苗的关系,还解决了种子在萌发过程形成幼苗中的难题。又如,在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时,笔者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对着菠菜叶片、番茄果实的结构层次进行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知识,结合实验实物,讲解细胞形成组织、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细胞构成器官的过程,还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这样把课本情境图分成几个层次的处理也凸显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总之,新版生物课程图文并茂、色彩鲜明,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每一个情境图都是一线生物专家从教学经验中凝练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以生为本,以教材为纲,研读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尽量体会教材设计的意图,根据专家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变动,让课本情境图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丰盈和生动起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8)
春天的校园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精彩的篮球赛》
《开国大典》观后感
《“女孩节”联欢会》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中秋赏月晚会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土方与基坑工程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色彩与心理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我怀念那条河》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