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讨“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探讨“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8

探讨“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对传统课堂中学生上课与知识内化顺序的颠倒。在“翻转课堂”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阐明“翻转课堂”的运行机制与自主学习能力对“翻转课堂”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及制订可行的任务清单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深化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行,也能更进一步推动 “翻转课堂”的发展。

一、 “翻转课堂”简述

1.“翻转课堂”起源。

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开始对“翻转课堂”进行初探。2000年,美国莫琳・拉赫、格伦・普拉特和迈克尔・切格力亚发表了论文《翻转课堂:创建全纳学习环境的路径》,“翻转课堂”正式被提出。2004年,可汗学院的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用雅虎聊天软件等媒介为表妹解决了数学难题。随后诸多好友纷纷发来类似求助,可汗通过简短的视频为他们解决难题。而“翻转课堂”真正用于教学始于2007年春,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 伯尔曼和亚伦・ 萨姆斯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逃课的学生补习。至此,“翻转课堂”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研究热点。

2. “翻转课堂”运行机制。

“翻转课堂”是基于微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而开展的,主要包括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内化两个阶段。

知识传播阶段,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核心部分。课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本质,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将知识内容制作成一个或几个“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如Q群共享)。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任务清单,对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测试题以检测自学效果。教师则通过学习管理平台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课堂教学。

知识内化阶段。在正式的课堂上,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于困惑及难题,则通过小组、师生之间讨论协作予以解决。课下,学生完成网络平台或其他资料上的相关练习,并通过教师录制的习题评析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反思提高,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效果。简言之,“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课堂外,由学生自主控制进度,完成自主学习的知识传播;课堂内,师生协作探究,展示交流并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二、自主学习能力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意义

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即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自我确立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和监控学习结果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学生自学微视频的保障。

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知识内容的载体,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是“翻转课堂”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但在学生自主安排微视频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时空上学生已不再过多的受缚,所以他们可以选择在课下或是在家中依据任务清单完成微视频的学习。但是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下,难免会有偷懒的现象。因此,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起到自律的作用。

2.激发学生课上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它以综合能力本位取代知识本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与交流分享的品质。宽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将视频观看过程中的困惑倾吐出来,与教师和学习小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收获的情感体验(如成就感的分享),可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学生在对视频内容自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观点都能各抒己见。这样的课堂是分享的舞台,是思维交流与碰撞的反应器,每位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3.便于“翻转课堂”的广泛推行。

在国内,面对“翻转课堂”这一教育舶来品,重庆聚奎中学开创了本土实践的先河。但也不乏对于该新型教学模式质疑的声音:如何确保学生自主完成微课学习?“翻转课堂”能真正带来教育的变革吗?因此,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推行“翻转课堂”的先决条件。“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播阶段是通过学生课下自学微视频完成的,而知识内化阶段则是通过互动交流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面对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会无所适从,也不会产生窃喜逃离束缚的快感,而是会深感是一份重要

责任。因此,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便于“翻转课堂”的广泛推行。

四、“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精心设计微视频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在微视频内容选择方面,教师应立足于学科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选择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衔接紧密、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此外,还可将前沿的学资讯引入视频当中,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学生兴趣。在录制方面,教师可通过手写讲解、出镜讲解、实景授课等多种形式,使声音与图片亲切自然地呈现,提高视频质量。总之,教师应精心设计微视频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策略。

由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环节是借助网络平台创设的虚拟教室,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以适当地调节自我学习。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对微视频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信息编码,如学生通过抄写、做笔记等。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自我调节视频的播放进度。资源管理策略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环境,制订自主学习时间表;遭遇挫折时,也可自我归因,调整心境。

3.制订可行的任务清单。

“翻转课堂”需借助登录网络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如何保证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任务清单是“翻转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常,任务过难或难度过小,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起不到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出发,制订可行的任务清单,合理地把握任务难度进阶。任务清单包括认知模块、综合模块和设计模块。认知模块难度较低,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知识内容了解水平上的掌握情况;综合模块难度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模块主要是创设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生活情境,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开展问题探究等过程。这三个模块呈现的难度与能力进阶,能够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

4.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

良好的监督机制可帮助学生强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需建立师生、家校、生生“三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其中,师生机制中,教师利用学习管理平台中的作业提交系统随时监控学生的任务进度,对不能及时提交作业的学生,教师可通过邮件等方式,友情提醒或警告,督促其及时完成作业;利用家校机制,不仅可以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力量,也便于家长对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作出及时的干预与引导,促使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教育。此外,学生群体力量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在生生机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力等方面划分协作小组,确立共同进步的奋斗目标,让学生相互监督、协助与鼓励,最终实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2]张文杰.翻转课堂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4

(4).

[3]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 .电化教育研究,2013

(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童年(6)
难忘的童年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让我们手拉手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煤矿通风技术员述职报告
工程部文员转正申请书
技术员转正工作小结
建筑公司转正申请书
工程部人员转正申请报告
助理工程师转正申请
建筑施工员转正申请书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冬期施工
土建预算员岗位职责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土建技术员试用期满转正申请书
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电工转正申请书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小海蟹》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