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1
让语文课堂更贴近生活
摘 要: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所谓“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传授方法的运用、做题的技巧,课堂也不应该是单独存在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该将现实的生活带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所以,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不可推卸的任务: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注满生活的灵泉,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插上生活的翅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放射出多彩的光芒!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 高效课堂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是2005年江苏盐城市中考作文题目,这是一个很美的作文题目。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会因生活而更爱语文,因语文而更爱生活。他的生活也定会阳光四射,美丽无比!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些话很有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更贴近生活呢?有些方法其实不难。
一、回顾生活情境,自然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将课本内容灵活地融进生活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语文课堂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已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他们拥有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美好的回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去表现,激发他们善感的心,他们就会展现自己真实的想法。例如,笔者在讲授《草虫的村落》一课时,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观察小虫子的经历。这个问题直接链接到了生活,学生不仅仅有话可说,而且兴奋地争着说、抢着说,说得有滋有味。有讲观察小乌龟的,还有讲蚂蚁、金鱼、小猫、小狗、麻雀、西瓜虫、飞蛾……这样导入课文不仅学生感兴趣,有话可说,还激活了课堂,使学生兴致勃勃地、主动地、自发地走进了课文。通过深刻真实的体验,教师再让学生读那些能引起共鸣的话语,学生情感的表露才更加真切,从而使学生和文本、和作者达到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这样接受的知识才更持久难忘。同时,学生被激活的思维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回顾生活,从回顾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文本中得到自己的所需,这就是一节成功有实用价值的语文课!
二、创设生活情境,真实感受课文内容
新版的语文教材去掉了那些不贴近生活,要让学生去凭空想象、猜测、感觉的文章,变得更贴近生活了。课堂也不能单单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了,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变得更贴近生活。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课堂营造成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去学习、去交流、去表达、去激发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读〈堂吉诃德〉》这篇课文时,笔者就不失时机地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从课文中走进自己的生活,真实感受课文内容。学习到文中景物描写时,笔者问学生:文中的景物描写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不同的感受呢?紧紧相连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之后回归到自己的经历中。有学生谈到自己观看电影、电视时,会随人物命运或喜或悲的感受,还谈到了自己因心情不同而感受到的周围景物的变化。其实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好地把握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为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最后笔者又追问: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没有像作者说到的一直追随着你的形象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又被打开了:哈利・波特一直追随着我,当我陷入困境时,想到他的勇敢与机智,我就会努力地去克服困难;我读到过很多描写残疾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被他们的乐观坚强所感动,有时我在烦恼抱怨时,想到他们,我就会觉得自己应该知足,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学生读的书很多,他们从书中得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也很多,而教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肯定学生真实的感受,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彰显生活的本色,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三、利用生活情境,提高课堂实效
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像生活一样不断书写新的篇章,展现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合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在课堂内外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利用资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只有这样,语文课堂的实效才有体现。例如在学习《社戏》时就应该让学生快乐地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就应该让学生尽情讲述童年的趣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文章内容;但如果上成一堂死气沉沉的课,那想必学生也不会有什么深入理解的。利用学生对童年的美好追忆、对过去的深深怀恋,我们的课堂就可以生机勃勃,精彩纷呈!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语文。语文因生活而绚丽,生活因语文而精彩。享受生活,善待语文。我们应当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昂首阔步,为他们的人生打上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处处花香四溢,书香浓郁。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思念
- 山里的孩子
- 下一站,阳光
- 舍命母爱
- 舞!舞!舞!
- 不想长大
- 永恒
- 旅行
- 燕子
- 青春过往
- 绝望
- 情结
- 生活需要坚强
- 亲吻母亲
- 嫁妆
- 《恋爱中的女人》主要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分析
- 《囚鸟》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克萨维尔:一个谶语
- 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莱辛的《第五个孩子》
- 浅析《百年孤独》女性人物
-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人间喜剧》的艺术力量
- 论《海国图志》与日本型华夷观念的颠覆
- 《奥吉?马奇历险记》:马奇的自我追寻
- 《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时间问题解析
-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 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梦境书写
- 《人性的污秽》中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 茨威格女性意识的表现
- 论唐寅及其诗歌的独特性
- 从小说《崩溃》看齐努阿?阿契贝看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修改病句
-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汇总:世博会
- 2010年中考作文素材:精美句子仿写
-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三峡》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词语
-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陋室铭》
- 短文两篇(日月)课件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 我的母亲课件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送东阳马生序》
- 再塑生命教案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 文言诗文解题方法:手法比较
- 列夫·托尔斯泰课件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各地试题分类详解:《孟子》
- 文言诗文解题方法:语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