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7
审美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生成研究
摘 要:语文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应该重点研究审美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生成,通过精心预设和课堂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审美教育成为自然的教学内容,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关键词:审美教育 阅读教学 课前预设 课堂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担负着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塑造出完美的心灵,创造出美丽的人生,构建出和谐的社会。
语文教学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这里处处可以彰显美,处处可以体验美,也处处可以传达美。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如何在师生互动中传达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问题生成中体现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思考,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这将是笔者思考的重点。
一、在精心预设中强调审美教育
1.预设时代背景,研究文本形象
阅读教学中蕴含着美,这种美学观点,需要以文字为载体,通过形象的塑造向读者展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作品中的各类形象,它们或是人物形象或是事物形象又或是景物形象,作者在它们身上寄予的或是暖心的褒扬,或是深刻的贬斥,但是无疑,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得一种美的认识。换句话说,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一样的作品,不一样的人物,虽褒贬不同,但我们获得的情感体验是趋同的,在对善恶的评价中,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同时,对阅读文本的研究,要把问题的预设放入时代背景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从人物的角度出发,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小狗包弟》时,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就应注意到“文革”的特殊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讨论作者巴金对小狗的歉意,评价巴金后来深感自责的行为。又如在教学《庖丁解牛》时,教师就要联系到春秋战国的社会状况,由此预设问题,探讨养生。总之,教师的审美教育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有所体现,一定要在预设问题时考虑到形象的分析和背景的展示。
2.预设比较阅读,获得美的体验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会有判断的标准和原则。在阅读教学中,要想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该考虑到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区分美与丑,从而获得美的体验。教师应该依据文本内容,联系其他文本内容,对它们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兴趣、帮助理解、加深印象、获得情感体验的效果。这里要强调的是,比较阅读可针对的内容很多,比如题材、风格、表达方式等,但在这里强调的是要想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在预设问题时,比较内容的选择可侧重于情感。例如,要想看出巴金含蓄委婉的笔法,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就可以预设比较阅读,选择郭沫若和陶斯亮的文章与其相比较,既可以看出巴金含蓄委婉的笔法,又可以看出不同人在“文革”背景下的反应,体会出那场内乱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3.预设兴趣点和共鸣点,有侧重点地进行审美教育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预设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共鸣点,这样才能有侧重地进行审美教育。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进而生发更多的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教师可以通过准确的观察、敏锐的分析,考虑到对师徒四人的取经组合,已经有很多文章从很多角度做了比较多的分析,所以猜想学生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妖怪身上,就可以展开对《西游记》里妖怪的研究,由此引出教学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进行审美教育。另外,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往往会有自己的想法,当这种想法趋同时,就会形成一种共鸣,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共鸣,引导学生说出来,让学生自己获得一种审美体验。
二、在问题生成中注重审美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教学工作就是有这样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笔者觉得这也正是课堂充满魅力的地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地生成问题,在问题生成中,注重审美教育。
1.允许不同解读,鼓励美的多元化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思想是多元化的,相同的文本在不同的学生眼里,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究尝试,即使这个过程会有波折,会浪费课堂时间,也要给学生留有自己的解读空间,教师要知道美也是多元化的,欣赏的角度虽然不同,但是我们获得的最终教育效果是相同的。
2.在合作探究中,将审美教育更好内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迅速将审美教育内化。同时,用协作的精神解决文本阅读中生成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大家的协作能力,又可以在学生思想的碰撞中、热烈的讨论中、激烈的辩论中获得审美体验。而这种审美体验是通过学生自我实现的,这远比教师的灌输更直观、更有说服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更能让大家获得美的享受。
3.巧用错误生成,展现审美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由于学生的观念、现有知识、思维能力的限制,课堂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正确、合理地利用这些错误,将其生成一种教育资源,展现审美教育的另一种方式。相比正确答案,错误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美的熏陶。
总之,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点,阅读教学中处处能突显这种教育。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本着教育的理念,在问题生成中将美融合其中,用有效的生成策略,去实现如今教育环境下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也是一种力量
-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 《站在老家的门口》
-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 《站在天堂的门口》
- 《站在文学的门口》
- 《站在车站的门口》
- 这也是一种承诺
- 2009北京高考零分作文《隐形的翅膀》
- 这也是一种芬芳
- 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 2009高考零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汇总
-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 这也是一种永恒
- 澳大利亚调水工程
-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理实践
- 浅谈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要点及改进方法
-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 泵与泵站
- 某桥梁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 南方CASS测绘成图软件应用常见问题解答
- 甘溪三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
- 吉林省城市供水规划大纲
- 巧用南方CASS5.0制作测绘报告
-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
- 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水面线的设计计算
-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 《雷雨》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 《雷雨》教案之一
- 《雷雨》教案之二
- 《雷雨》美文赏析之一
- 《雷雨》人物分析
- 《雷雨》美文赏析之二
- 《雷雨》随堂练习之一
- 《雷雨》同步作文:范文赏析
-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雷雨》作者轶闻
- 《雷雨》选段
- 《雷雨》知识点精析:思想探索
- 《凡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