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加强语言运用 拓展词汇学习
一个小学毕业生所积累的中文词汇应该是相当丰富的,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生笔下的作文词语贫乏。学生平时大量的词语抄写、默写练习,所积累的词语都到哪儿去了?量变怎么没有产生质变呢?研究表明,学生积累的词汇如果没有加以运用,就会变成消极词汇,词汇积累就变成了记忆负担。所以,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词语,丰富表达,是阅读教学中的应有之义。结合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词汇学习。
与语境连接,点燃词语的亮度
语境是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在阅读中表现为需要理解词语的上下句、上下段或文本的整体。低年级词语教学更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并举,口头表达与书面语言统一。
《小牛站起来了》中“练习”一词是生字组成的词,我抓住课文最后一句“小牛不但站起来了,还在练习走路呢”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小牛一次站不起来,摔倒了又爬起来,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站起来了。这个过程就叫做练习。”其次,引导学生批注:“如果把你读懂的或想到的用一个词语或几个字标注在这几句话旁边。你会写哪几个字呢?”学生答案多样,如“练习、练习站起来、练习站立、认真练习、坚强”等。最后,再回到最后一段的语境中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课文里说‘小牛不但站起来了,还在练习走路呢’,刚才是练习站起来,现在又在练习走路了,它会怎样练习走路呢?”“在成长的过程中,小牛还需要练习什么呢?”学生运用“练习”说话。这样,“练习”一词就成了引领全文的关键词,在文本语境中走了一个来回,并在画批与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口头表达与书面语言相结合,使得词语得到了充分的理解、积累与运用。
与情境连接,触摸词语的温度
“一切景语皆有情。”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时,每一个词语都是具有温度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反复练习和体会,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缩短文本与自身的距离,形成一种“场效应”。
学习《从现在开始》一课,教师创设了情境理解词汇。当猫头鹰命令动物们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时,动物们会怎么说?有的说:“白天休息,晚上做事,我们怎么受得了?”有的说:“我们一直都是白天做事,夜里休息。晚上不睡觉我可不行。”还有的说:“猫头鹰,你怎么能把自己的习惯强加给别人呢?”最后老师说:“小动物们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就是――”学生们一起说:“议论纷纷”。
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在生动的言语实践中真正进入文本世界,学词语与说话训练结合、理解与运用并举,词语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只需要教师稍加点拨,便能储存于学生的大脑了。
与语文实践活动链接,拓宽词语的广度
在学习中,学生总会积累一些词语,然而多数情况是,词语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就被“冻结”了,就成了“消极语言”了。为了让沉淀的“消极语言”积极起来,就得让词语运转起来。如何运转,就是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低年级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成语接龙、对对子、多维听写、看场景说词语、赏风景说对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运用中巩固词语。比如,词串组合训练。教师以“春天”为主题出示几组词语:温暖、春风、春雨;草莓、菠萝、芒果;蚂蚁、青蛙、 迎春、桃花、 。
学生通过读前两组词语,感受到了每一组都是一类的词语,进而发现第三组、第四组是写春天里的动物和植物,于是很快说出横线上可以填:“燕子、蜜蜂、杏花、梨花”等词语。然后,让学生用上面的词语按照“春天到了, ”的句式说一句话。学生们纷纷说出:”春天到了,金黄的迎春花开了,粉红的桃花和杏花也开了。”“春天到了,蚂蚁出来活动了,青蛙和蛇也结束冬眠了。”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重视并研究词语的学习与运用,能进一步增强词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只有重视对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将课标中对词语的要求落到实处,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Baby卡失踪之谜
- 云
- 童心看诚信
- 不应当只记得
- 美丽的大花园—坝上草原
- 登千丈崖
- 给猪八戒的一封信
- 下棋
- 蟋蟀的住宅广告词
-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们说
- 谢谢你,大哥哥
- 精彩的弹珠大战
- 团圆的小鸟一家
- 梦游“文明城”
- 那一次,我们输了
-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市县一级“奇葩证明”何以尾大不掉
- 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探微
-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战略思考
- 敬一丹:你行动了就会发现很多人在行动
- 儿童食品亟待出台相关安全标准
-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功能应用
- 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目标、路径与举措
- 历史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探究
- 司法公开评估体系的机制创新
- 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探析
-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要点分析
- “最严控烟”咋监控?需要最广泛公众参与
- 智能化信息检索技术的探究
- 《春》
- 《火烧云》(第1课时)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团结协作》——主题班会
- 一夜的工作
- 《匆匆》说课稿
- 18《三克镭》
- 苏教版第十一册习作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鸟的天堂》教案(第二课时)
- 《游子吟》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示儿》教学设计
- 《林海》教案(第二课时)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