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3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等困难和挑战。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落地生根,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创设“和合”教育精神
如果说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格,那么教育精神便是学校的灵魂。作为一所有五十九年历史的老校,大兴一中处处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团结进取、和谐高效的干部教师群体,文明活泼、合作创新的新时代中学生,共同铸塑起了大兴一中的教育精神――和合精神。
我们的学校文化,不仅是为师生创造和谐美好的人文校园环境,更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大兴一中“教师精神”,即“以‘逢一必争’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以‘平和知足’的精神状态对待利益,以‘互助互促’的精神状态对待同事,以‘三思己过’的精神状态对待自己,以‘无私大爱’的精神状态对待学生”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制定了学生培养目标,从大兴一中走出的学生,一定是彬彬有礼、勤奋乐学、善于合作、求真创新的,他们胸中存大志,心中有大爱,他们多才多艺而又含蓄内敛,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的精神。
秉承传统文化精髓,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学校自2009年开始,进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经典诵读、辩论比赛、戏曲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教育。随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自发组织了“民族之魂――保护老北京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申请建立了卧龙社、国学社、国粹社、书法社……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传统工艺美术》《国画》等校本选修课程。通过以上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学会了剪纸、画脸谱、篆刻,丰富了人文历史知识,了解到了古代先贤的德操。
2013年,学校加入了北京市课程中心“首都特色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研究与推进项目”,在专家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和合”文化建设,逐步梳理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重基础、层次化、生成性、系列化”的课程体系,活动、社团、选修课、社会大课堂四级互补的传统文化课程更是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重建德育价值体系,打造“和合”德育品牌
近一年来,在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同时,我们认真研究、重建了德育价值体系,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时代精神,关注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
我们设计主题为“和合之韵”的第四届传统文化艺术节,设置曲艺、朗诵、书法、篆刻、摄影、工艺美术等15个个人项目,同时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设置了班级特色展示、经典诵读、戏剧表演等集体项目。尤其是大型古装歌舞剧《春江花月夜》汇集了全校各年级有才艺的学生,融合了古代诗歌、乐舞、礼仪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
经过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们以独特的方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精神境界,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综合素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家
- 茉莉花
- 我与妈妈的一次冲突
- 生活中的发现——我发现科学的错误
- 校园里的泡桐树
- 春日PARTY
- 秋天的雨
- 校园里的迎春花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放烟花
- 我是一朵“金盏菊”
- 难忘的“小鸟天堂”之旅
- 第一次烧菜
- 我与好书交朋友
- 春天,我们去踏青
- 图书馆管理论文:中学图书馆
- 浅谈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 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阅读环境探索
- 浅谈院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 试论高校图书馆人力的开发和利用
- 浅谈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管理
- 浅谈图书馆系部联络员制度思考
- 浅谈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链管理
- 试论图书馆新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建议
- 试论图书馆的网络教育功能
- 浅谈图书质量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
- 浅谈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
- 试论中学图书馆的价值重塑
- 浅谈电大图书馆员信息素质培养探索
-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中创新信息服务
- 景阳冈
- 6荔枝
-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 卜算子咏梅
- 《长征》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 学会合作
- 20、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 威尼斯的小艇
- 匆匆
- 《布衣元帅》教案2
- 《在仙台》课堂教学实录
- 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