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幼儿园质量评价要找准“目的”

幼儿园质量评价要找准“目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1

幼儿园质量评价要找准“目的”

目前,一些地方简单挪用传统的分级分类标准进行注册许可评价,还有一些地方竟然定出每年需评出的各级别幼儿园的数量指标,并要求幼儿园大面积地参加优质园评价,却鲜见以评价结果引导质量改善的具体专项措施。

由于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通过评价及奖惩来规范办园行为”的老思路尚未得到拓展,容易混淆不同类型评价的标准及实施过程,甚至出现为了政绩而在评价中浮夸,进而逃避建设义务的现象。

由于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小学化”现象仍然存在,规范办园行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人员专业能力等举措被提上议事日程,“构建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备受重视,希望以质量评估为手段,建立科学导向,着重加强对师资配备、教育过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关键因素的评估。

由此,关于质量评价的探讨或实践尝试也日益增多,包括评什么、由谁评、怎么评、怎样利用评价结果来做出决策。但在这些探讨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不对质量评价的目的加以细化区分而笼统议论,在实践中出现一系列对质量确保和提升不利的评价乱象。

目的定位不清,质量评价扰乱幼儿园提升质量的步伐

目前,一些地方试图建立适用于任何情境的单一评价体系,简单挪用传统的分级分类标准进行注册许可评价,并未认真地将那些代表“底线”的标准分离出来,构建“注册许可评价标准”,只在同一套评价标准中以分数等级笼统地对“合格”与“优质”进行区分,忽略了二者不只是量上的区分。一方面,这种做法为准入设定了某些不必要的门槛;另一方面,混杂着大量物质和人力条件的标准,误导了“优质”建设的方向,似乎优质园建设非常容易,改善办园条件就可达标。

也有一些地方在构建注册许可标准时,目的定位在“降低准入门槛,以增多幼儿园学位数量”上,在标准中并不纳入师幼比、人均面积这些重要的质量要素,却纳入至少有三个班(或称一轨)的规模标准,排斥因应人口分布而建设小规模幼儿园、方便幼儿接受教育的努力。同时,很多地方的“底线标准”只纳入办园条件、人员资质和管理制度的指标,对保教过程中伤害幼儿身心发展的行为不加明确规范。

还有一些地方竟然定出每年需评出的各级别幼儿园的数量指标,并要求幼儿园大面积地参加优质园评价,以为质量评价会自然地带动质量的提升,除了一些笼统的奖惩,鲜见以评价结果引导质量改善的具体专项措施。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将质量监测评价理解为对本地幼儿园的监管手段,样本不随机抽取、信息采集过程随意、误解数据和误用数据进行机构绩效考核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扰乱了幼儿园扎实提升质量的步伐。

这些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都源于未能将各类评价放在更大的质量体系中,明晰它们各自对“质量”确保与改善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目的定位不清,有可能使花大力气制定出来的标准及实施细则,反而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产生负面作用,还有可能导致评价中权力的滥用。

在“质量体系建设”大背景下,清晰定位评价目的

制定评价标准和程序的第一步,应该明确评价对“学前教育质量体系建设”应起什么作用。

近十年来,很多国家致力于建设一个脚踏实地、不断推进的学前教育质量体系:首先是从确保所有托幼机构“底线质量”入手,保障所有儿童在早期享有均衡的保教机会,满足他们在人身安全、健康、人格不受贬损和歧视,以及身心发展所必需的活动等方面的“最基本需求”;接着,在“底线质量”的基础上,引导托幼机构向“优质”方向持续努力,促进托幼机构与家庭相互协作,不断改善幼儿发展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高品质的学习经验,而且“优质”的价值标准随着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不断深化、不断更新。在这个质量体系的建设中,一些国家政府不仅意识到要对每个托幼机构进行监管和督导,也意识到需要确保自己所做的有关质量建设的决策有坚实的根据,从而对儿童早期发展和国家美好未来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在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国际报告中,甚至出现了“导向质量”这个概念,与“底线质量”和“优质”一起成为国家质量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于“质量评价”的指标内容、主体和程序、结果的呈现与使用等方面的探讨和尝试,必须紧扣上述质量体系建设不同层次的目的,才能避免成为无本之木,真正发挥“以评促建”而非“以评扰建”的作用。

在我国,参照儿童生存与发展需求建设学前教育质量体系的图景尚不清晰,对“质量”的要素和层次缺乏分析,质量建设的近期、远期目标亦不明确,这就导致准入许可性的评价、优质认证性的评价、质量监测性的评价常常被混为一谈。

三大类型评价,由谁评、怎么评、结果怎么用各有讲究

鉴于不同类型的质量评价指向不同的目的,关于评价标准覆盖的领域、要求的高低、由谁做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向谁公布等的讨论,都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准入许可性的“注册登记评价”,应该对所有托幼机构“全覆盖”,有强制性,无漏洞;但优质认证性的评价――“分级分类评价”或“优质园评价”,不应该强制,而应自愿报名,不能拔苗助长、大跃进式地确定“优质园”的数量目标。注册登记评价标准中,通常主要对办园基本条件、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但“保教过程质量”的底线指标不能排除在外,也就是关于“禁止做”与“必须做”的规范,如涉及人身安全的校车接送程序和紧急事件处置程序、涉及身体健康的代服药程序等的情况应明确。优质认证性的评价则应主要聚焦保教过程的特征,对条件的考察需紧扣保教过程的需要。“儿童发展状况”作为“结果质量”指标,理应纳入到质量监测性的评价中来。但是,幼儿园的分级分类评价就不宜将其纳入,否则,就意味着幼儿园有可能因“生源”的整体背景,而在评价中处于不利或优势地位。

在由谁做评价主体方面,由于“底线质量”可以根据妨碍儿童合法权益的消极行为明确界定,而“优质”标准则可能因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允许一定程度的多样化并不断变化,因此,与准入许可性的评价需要由政府部门做评价主体不同,优质认证性的评价更适于由专业组织来进行,有助于优质实践的百花齐放。

从评价结果向谁公布来看,质量监测性的评价要求样本具有地区代表性,所以不能任凭某些机构自愿参与,而要随机抽取,但为了保证获得真实的数据,历次数据只能从整体上发布,不能透露具体机构的信息,更不能对评价结果进行排名甚至问责;而优质认证性的评价为了倡导“优质”的理念,也为了促进质量提升,则要向社会公开详细评价结果。同样,准入许可性的评价,也应向社会公开单个机构的评价结果,保障家长在选择机构时的知情权。

由于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通过评价及奖惩来规范办园行为”的老思路尚未得到拓展,容易混淆不同类型评价的标准及实施过程,甚至出现为了政绩而在评价中浮夸,进而逃避建设义务的现象。在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新形势下,有必要明确层层递进的质量体系所需要的不同目的的质量评价,使各种类型的评价真正实现其定位的目的,合力为学前教育质量的确保与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十年后回故乡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十年后回故乡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土建资料员个人工作总结
浅谈建筑师的培训与激励
建筑学"新四军"简介
土木老八校简介
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
CAD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技巧
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专业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2012全国监理工程师准考证网上打印时间汇总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
国内五所“低调”的百年高校及优势专业
无机房的电梯顶层高度和低坑深度计算
浅析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
土木工程(机场工程) 专业介绍
教你看建筑水电安装图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