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6
职业教育应从消极走向积极
我国的职业教育借由多轮次改革不断发展,但在改革的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某些理念和实践已根深蒂固,未能很好地随着时代发展做出新的改变,已阻碍现代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使职业教育变成消极的教育。我们应借鉴积极教育主义的理念和实践,推动职业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
积极职业教育是指职业教育者应以积极的理念与行动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从事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
这首先要求我们在教育价值观上不仅要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更要重视职业教育对个体人的积极发展价值。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学生能顺利就业、胜任工作,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获得智慧、自尊、爱心与同情心等;满足学生探索、审美、创造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潜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如此,职业教育还应成为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其积极情感体验,满足其精神追求,实现其人生梦想的途径,使学生能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和工作是愉快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其次,要改变消极的学生观,树立积极的学生观。我们应相信职业学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之心,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积极的潜能,都能够成才;每个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之中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独立意义的个体。教师应发展地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立存在,而不能刻板地看待学生,总是试图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或利用教师的优势地位压制学生,给学生带来过多的消极情感体验。
再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不能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互动交流和情感共鸣。积极职业教育主张教学应强调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教学应通过各种积极的手段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专业的热爱,激起学习的热情。教学还应充分重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和资源共享,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责权利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由,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最后,在实践中,职业教育应为学生创建积极的教育环境,尤其是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实施积极的教育管理,即要从学生心灵出发,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由外在教育转化为教育者与学生心灵内在的交流与自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声的爱
- 母爱之书
- 牡丹花飞了
- 见证情人节
- 难忘的母亲节
- 生命的哲学
- 总不出门的女孩
- 我们美丽的校园
- 打针的感受
- 生病的烦恼
- 将心比心的朋友
- 快乐的蝴蝶
- 幸福摇篮
- 养狗的乐趣
- 野生动物园游乐记
- 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 多媒体技术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模式探讨
- 浅析直观互动演示仪器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 怎样克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 “亲手”“放手”“抬头”
- 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使用
- 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几许思考
- 试析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 如何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性教学
- 多措并举构建高中藏语文高效课堂
-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媒体的巧妙应用
-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 初中语文教学激趣
- 《威尼斯的小艇》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鲸》教案
- 鱼游到了纸上
- 如珠妙语出真情——《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 《狼牙山五壮士》4
- 丰碑5
- 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挑山工 (第2课时)
- 丰 碑4
-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实录)
- 小学语文第十册
- 练习2
- 20 火烧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