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30
职业教育:迁就还是激励
【关键词】职业教育;迁就;激励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结构调整和高校扩招,伴随着的是重点高中的持续升温和中职学校生源的不断减少、学生文化基础水平的一再下滑。世纪之交,中职学校一下子从小康跌入了贫困,招生难、管理难、教学难、生存难等一系列困难一下全涌现出来。面对中职教育教学的各种困境,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可谓一退再退,直至退到“没有标准”“没有门槛”的地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职学校的发展实践表明,“技能成就人生”“技能至上”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没有标准”“没有门槛”的中职教育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员工。同时,校企合作中职业学校的被动、“一头热”,也验证了学校办学理念与企业用人观的激烈冲突。无论何种类型的教育,总得有标准;没有标准,任何教育都是办不好的。因此,当学业没有标准、毕业没有门槛的时候,我们单方面一厢情愿地希望学生拥有高技能,成就精彩人生,最终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当下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课堂教学容量少、难度低,教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压力;课后,学生忙着无事生非,教师忙于各种应付。为了应对这一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要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于是各种方向正确、目标实际、方法多元的德育活动在职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实际收效甚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德育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笔者认为,“学业没有标准及毕业没有门槛”所带来的学生自我放逐,无疑是德育低效或无效的重要原因。当学生对学业采取应付乃至放弃的态度时,遑论德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把学习和德育的关系比作“皮”和“毛”的关系也许未必恰当,德育的根本目的或许就是为了解决学生人生方向和学习动力问题,但假如我们对一个学生个体做一番仔细的考察就不难发现,当个体失去前行动力的时候,“思想工作”是很难做进去的。正如对一个不珍惜岗位甚至准备跳槽的人大谈什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道理,岂非对牛弹琴?
所以,笔者觉得,我们的中职教育不能再对学生一味地迁就了,我们要激励学生追求卓越、追求成功,实现自身的学业提升。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这些年,“成功”一词颇受人诟病。通常情况下,谈成功好像就意味着功利,而功利之心是违背教育本质的。对这样的语境、这样的推论,笔者不敢苟同。鼓励、激励学生成功不仅没有错,其本身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受人诟病的“成功”是把成功简单地和职务、金钱挂钩,认为职务高的、赚钱多的就是成功,职务低的、赚钱少的就不是成功。这是对成功的错误诠释,不是成功本来的科学含义。当然,成功也不必刻意回避职位、财富、名次。激励学生追求卓越、追求成功,应该成为中职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德育工作相配套,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应该对学生设定起码的标准,也应该设立起码的门槛。职业教育不是选拔性的精英教育,设立“标准”和“门槛”不是为了淘汰学生,而是为了激励学生。我们不希望有学生被“标准”和“门槛”所淘汰,但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也只能说明:不是教育淘汰了学生,而是学生放弃了教育。
当然,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范式、途径、标志也是多元的、因人而异的;成功不是来源于同他人的比较,而是在不断挑战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中产生的;成功与职务、财富、名次没有必然的联系,做任何事情只要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只要享受着工作过程,就是成功;所有的成功者无不是付出了艰苦努力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油小妹
- 妈妈真勤劳
- 我的妈妈
- 我的父亲
- 自我介绍
- 我们班的小气鬼
- “电视迷”总动员
- 阳光女孩
- 属虎的妈妈
- 嘿!咱班的男生们
- 家庭之最
- 风流人物――我!
- 我的“朋友”
- 永远是朋友
- 我家的武林高手
- 论我国贸易条件改善与贸易战略的调整(1)论文
- 贸易便利化利益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 我国农产品贸易隐形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1)论文
- 外贸依存度探究论文
- WTO过渡期后跨国采购在华发展及应对策略(1)论文
- 竹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1)论文
- 进口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论文
- 新经济对贸易壁垒的影响分析(1)论文
-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论文
- 浅谈农产品出口跨越绿色壁垒的几点建议(1)论文
- 马克思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1)论文
- 我国应对国外反补贴的对策探讨(1)论文
- 贸易摩擦的正经济效应研究(1)论文
-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1)论文
- 从政府视角谈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突破(1)论文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3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3
-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3
-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4
-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2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4
-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7
-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5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8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
-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