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_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

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

摘要: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它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特定的教育方针,对不同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直接影响了我国师范教育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到我国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成才。笔者对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方针 师范教育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它是一个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方针。这些教育方针有的是正确的,同时也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贯彻,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但有的教育方针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有的教育方针即使是正确的,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到了扭曲和篡改,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害。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在不同时期我国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不同要求,直接影响到我国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师范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到我国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成才。培养什么规格的教师,从来都是师范教育不得不思考的最大的问题。而师范教育培养什么规格的教师不是由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而是由基础教育的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师范教育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广大师范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对年轻一代的培养。而正确教育理念的形成,又受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形成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1 对师范教育学生观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我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在1951年8月教育部合并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会议上就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以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培训相结合,五年内培养百万小学教师”。之后,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时,我国正确处在由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时期,社会急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要求基础教育能迅速发展,及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需要大量的师资,这就要求我国的师范教育要快速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这一时期,我国师范教育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建立起了独立的、将师范生培养成“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的、封闭式的教师培养体制。在这种培养体制下,师范教育持有的学生观必然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接受式,课堂教学在教师主导下进行,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严密组织和严格控制整个教学活动,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聆听、记忆、领悟、考试再现教师传递的学科知识,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的。

到了“文革”时期,1966年毛泽东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就是所谓的“五・七”指示。它虽然不是严格规范表述的教育方针,但对“文革”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工宣队进驻学校、搞政治挂帅,鼓吹“自卷英雄”等,致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严重地破坏,师范教育在这一时期也随之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导致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这一时期,突出对师范生的政治教育,师范院校被迫招收“工农兵学员”,对师范教育进行“上、管、改”,师范教育体制名存实亡。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了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中对这种表述从法律上加以确认,这是用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文革”结束,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指引下,“应试教育”的特征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师范教育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过程中,其独立的、封闭的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也在不断加强,为此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日趋严格。在这种体制下,师范教育变本加厉地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来培养,课堂教学采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向学生灌输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生主要通过模仿和练习,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解决一些低层次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师范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教师根据这一看法和认识,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决定对教育对象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因此,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就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下,传授系统的知识是师范院校最直接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主要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注重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把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关注的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的记忆,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聆听并记忆老师所讲知识,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生成新的知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考试主要是再现教师所讲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师范生的学习虽然也有一定的自由,但仍然是以他主学习为主,表现为师范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不能自主支配时间等。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要求培养的师范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必须给师范生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师范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等方面有自主选择权利,帮助师范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为此,师范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3 对师范教育教师观的影响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自己在教育活动承担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作为教师自身该如何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在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制下,教师持有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这一教师观。知识的传授成为师范院校最直接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课堂教学必然选择的是传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讲授,将书本知识分解,并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的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的则是一个个封闭的学科体系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体学习,从而导致师范生不论从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方面都严重缺乏个性特点。

研究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的教育理念影响,是促进我国师范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需要师范教育工作者作坚持不懈的、长期的努力。笔者只是对新中国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雾的世界
家庭联欢会
感恩的心
我们的好朋友
我的妹妹
让爱充满世界
家乡的海滩
过年啰
美丽的日照
童年趣事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家乡新年的一天
地球的“姐妹星”—金星
乡村的黄昏
我的爸爸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难点和对策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其它法学论文论推动检察政治工作升级发展
2016年研究生法史学论文格式
如何处理交通违章纠纷
最新本科法史学论文格式
9000字法史学论文法理分析
关于旅游法律关系的理论观点
如何对待交通肇事逃逸
浅析交通事故责任问题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抓好基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职务犯罪技术侦查的权力配置及其运用
其它法学论文浅谈基层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三打两建”工作
7000字法史学论文法律
其它法学论文试论群体性事件治理中政府正义的构建
莲文化的魅力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
关于《外国散文两篇》的创新教案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二课时)
《拿来主义》板书
龙岩市城区片八年级语文活动交流材料《喂—出来》
看看我们的地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缤纷广告——作文文采训练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
驿路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