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数量逐年增加,三校生在入学前已经完成了中职护理专业相关课程学习,更加需要的是将专业知识迁移、转换为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我院通过先行先试、创新开展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对于三校生人才培养进行了调研、分析与思考,介绍一些实践经验以供同类院校参考。
关键词:护理 三校生 培养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技工学校、中等卫生学校、职业高中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职院校通常对三校生与高考生采取相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三校生入学前已经完成了中职护理专业相关课程学习并已掌握相应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需要的是将专业知识迁移、转换为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在此情况下,为使三校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势在必行。2012年底,我院依托农垦职教集团,在省内先行先试,创新开展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
同时,基于目前我国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基础-专业-医院”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探索并实施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构建以未来职业岗位为载体,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规定的相关课程为标准,按人体系统、岗位、项目、任务来设计课程体系。为使临床学习与医院工作岗位需求相结合,将传统临床课程优化整合为健康评估、基础护理、神经系统疾病与护理、循环系统疾病与护理、呼吸系统疾病与护理、消化系统疾病与护理等9门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核心课程,实现了专业教师与临床护士、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学习情境与工作环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组织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坚持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真人实练、护患体验的特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如基础护理课程中鼻饲法的运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静脉留置针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均采用真人实练,护患体验,实现了从换位思考到换位体验,从模型训练到真人实做,结合教学医院第二学年教学,营造了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的浓厚氛围,实现训教一体、学做合一,增强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了学生护理专业知识、能力及护士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结合护理工作和职业特点,通过人文修养及专题教育、专业教育等隐性课程,设计、组织具有护理特色的素质拓展项目,如牵手推拿社团去招恩敬老院慰问、急救知识宣讲等,使学生确立了正确的“两观两感”,即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及使命感,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见岗”,进入了护士“角色”,达到了“识岗”和“爱岗”的熏陶作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递进式”提升。从而实现了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014年7月,学院39名学生已进入临床教学医院(三甲级医院)进行第二学年医院内学习,成为黑龙江省内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的首批学生。通过行业引领,资源共享,合作育人,合作共商,将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人才培养,提高了护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蜜蜂和蚂蚁
- 风的传奇
- 在记忆深处消逝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 四季家乡
- 太阳帆船
- 端午节的起源
-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 渔人和沙丁鱼
- 谁不说俺家乡好
-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 创设环境 营造氛围
-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
- 在小学语文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艺术的融入
- 以趣激画 展现童真
- 用小事奠定管理的基础
-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 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化学逻辑思维
- “有序”让小学数学学习更高效
- 论农村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 论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中的基本矛盾及对策
- 低年级作文教学刍议
- “五道杠少年”的网络调查
-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性研究
-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月亮的心愿》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月亮的心愿》训练素材
- 《乌鸦爱妈妈》
- 《两只鸟蛋》重难点分析
- 《月亮的心愿》考点练兵
-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梳理
- 《两只鸟蛋》老师语录
-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1
-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2
-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月亮的心愿》范文 忙碌的一天
- 《长着翅膀的女孩》
- 《月亮的心愿》范文 照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