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意义及保障措施

浅谈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意义及保障措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6

浅谈中高职院校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意义及保障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日程的确定,中高职内涵式衔接被提上议事日程。内涵式衔接对促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满足中职学生升学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理顺中高职专业目录、统一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明确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点、规范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是实现中高职内涵式衔接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意义 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3+2”模式不是新事物,但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被赋予新的使命。我国的中高职衔接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被研究与实践。但由于多年来,中职学生升学率和高职学校招生初中生比例极少,中高职衔接实质上一直停留在学制衔接层面上,真正内涵上衔接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出台,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完成,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内部升学的渠道将有望彻底打通,将有更多的中职学生实现升学的愿望,职业教育将结束断头教育时代,中高职的衔接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中高职衔接模式有三种:一是五年一贯制,学生起点是初中毕业生,办学主体为中职学校,也有的是高职学校;二是单考单招的三校生,个别专业招收中职学校同类专业毕业生;三是中高职学校以“3+2”或“2+3”的形式合作办学,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合作学校继续学习。前两种的招生比例很小,平均不到高职学校招生的4%,因此各地都在加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1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意义

1.1促进现代职教体系的形成

《决定》提出,2015年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的构建,各地区都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方面加快步伐。因此,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企业对人才专业水平和基本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使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直接就业,又有机会进入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满足高层次岗位需求。这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且可以不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目前我国初中后教育体系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的招生规模控制在1:1左右,也就是说,初中毕业后,只有一半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其它学生只能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或者直接就业。即使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或应用性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但数量却十分有限,基本上不到5%的比例。很多学生在中职学校毕业后没有机会继续学习。实施中高职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满足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打通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到本科、研究生学习的通道。

1.3更有利于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中高职合作培养的模式,更有利于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经过中职三年的技能训练,三校生在动手能力方面起点比高中生高,学习上更有优势。如果在中职教育阶段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理论培养,三校生更容易达到高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看,五年培养周期比三年培养周期效果更好,尤其是一些对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经过五年培养的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就业的平台要更高一些。

2 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保障措施

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与实践了。总体上,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受益不少,毕竟增加了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没有达到真正内涵衔接目的。一个是口没有敞开,能够升学的孩子占少数;一个是形式上的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一提“3+2”和五年制,多数人脑海闪现的就是学困生的形象。更有甚者,学生毕业的时候,有的企业直接提出不要“3+2”学生,不要五年制学生。可见,这种衔接模式培养的学生,既没有完成中职培养目标,也没有达到高职培养目标。

中高职衔接没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原因比较复杂。笔者想从管理的角度谈一下利于内涵式衔接的几个问题。

2.1理顺中高职专业目录

由于隶属不同部门等关系,我国目前中高职专业目录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专业,专业名称也不完全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高职衔接的可能性。因此,要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大规模衔接,打通中高职学生升学通道,要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组织进一步理顺中高职专业目录。

2.2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案、教学组织等的重要依据。在过去中高职衔接中,由于培养目标依据不统一,目标定位中存在层次不清的问题;在课程体系衔接上存在问题,有的课程缺失,有的课程重复。解决办法就是要统一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依据。中高职教育虽有层次上的差异,但均属于职业教育,均需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生产和服务一线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中高职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科学合理的。

2.3明确课程体系的衔接点

职业资格标准规定了不同级别人才应知和应会内容。为了体现职业人才层次上的差异,中职教育应依据中级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体系,高职教育应依据高级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体系。中职学生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后,获得中级职业资格标准,既可以从事相应水平的工作,又可以继续升入高职院校学习。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起点即是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4规范中职教育,缩小中高职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上的差别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国家、省、市示范校建设,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越来越规范。中高职院校在管理水平、模式和理念上存在差异。不光如此,不同的中职学校,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中职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参差不齐等是授课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因此,加强中职教育经费投入、规范中职院校教学管理、加快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步伐是做好中高职内涵式衔接的重要环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命并没有结束
墙的故事
说墙
北京中考作文范文“怀念并没有结束”
说墙
说墙
说墙
《因为和谐,所以快乐》
送你一轮明月
送你一轮明月
说墙
中考作文“雷人”阅卷老师惊诧
墙的故事
09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
送你一轮明月
地铁既有车站改建中的几个问题
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自我转换
电气节能在民用建筑施工与设计中的应用
天津地铁既有线结构现状评估
地铁车辆段综合管线设计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南站站入地改造工程运营组织管理
常导磁悬浮车辆支墩支承结构设计探讨
论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AutoCAD绘制建筑电气图的技巧
邓小平变通思维的基本特征
轨道交通GPS错误数据检测算法研究及验证
轨道交通对西安城市结构优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
论理性的公用
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问题探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随堂练习 巩固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难点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
《千年梦圆在今朝》整体阅读感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考点练兵积累篇答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意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考点练兵积累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范文习作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难点
《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字词梳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重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训练素材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重点